常州大学通过完善制度、精准资助、发展型措施,促进困难学生全面发展。
常州大学以“精准资助、发展育人”为导向,通过完善制度设计、精准识别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实践赋能等多项措施,不断健全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持续深化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资助育人格局,有效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
完善制度保障,构建科学化资助体系。学校建立“党委领导、部门协同、院系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文件,修订完善资助工作相关管理制度,梳理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促进资助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定期组织资助工作人员开展政策学习和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资助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
贯穿全域全程,精准资助模式持续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前摸排,开展“四季关爱”行动,包括“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特色资助项目,实现资助工作全年不断线。
深化育人内涵,实施发展型资助措施。学校秉持“扶困更要扶智,解困更要赋能”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实践锻炼、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的无人机驾驶培训,为其未来职业的发展赋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提升价值引领,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坚持将资助育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榜样引领、感恩教育和责任担当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聘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通过“送政策回家乡、回母校、进社区”等活动,培养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能力提升和精神升华。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