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成立“食光直播团”,助新农干班学员直播实践,胡新蕲传授助农经验,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为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成效,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近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食光直播团”,为学校“定制新农干班”学员搭建直播实践平台。活动邀请该校曾任派驻江苏徐州丰县驻村第一书记、有着“胡萝卜书记”之称的胡新蕲开展专题讲座,以实战经验点亮青年助农之路。
![]()
作为南财大党委组织部推荐、省委组织部选派的驻村干部,胡新蕲扎根乡村期间,带领村民成立丰县首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打造“桃醉陈楼”品牌、开展直播带货等举措,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累计销售萝卜、鲜桃等农产品十余万斤,曾斩获徐州市人才下乡组别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讲座中,他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第一书记与大学生直播带货助农实践”为主题,分享了从“胡老师”到“胡主播”的转型经历。
“直播带货不是让产品上架,是逼自己‘上架’。”胡新蕲结合自身自学“苏货新农人”课程、考取直播结业证书的成长历程,讲解了品牌打造、直播间互动、平台规则等实战技巧,并通过“人生百味萝卜开胃”等特色直播案例,拆解了从产品深加工到全链条品控的运营逻辑。针对“定制新农干班”学员需求,他特别强调:“同学们直播要带着青年人的专业素养,要凭借知识储备吃透产品特性,以青春视角讲好品牌故事,更要讲好农耕故事。”
当天,“食光直播团”同步启动实践计划。该团队将依托食品科学专业优势,为“定制新农干班”学员提供从农产品品质检测到直播方案设计的全流程指导,通过“理论课堂+实景直播”模式,培育既懂农业技术又通数字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南财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团队将对接实践基地,组织学员开展助农直播实训,让专业知识在乡村振兴一线转化为实效。
“‘胡萝卜书记’的案例让我明白,直播助农不只是吆喝,更是用专业知识为农产品赋能。”食工2502班王思翔在互动中说道。据悉,南京财经大学“定制新农干班”已纳入江苏“新农人”培养计划,首批招生29人,“食光直播团”的成立将进一步完善“校地联动、实践育人”的培养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通讯员 胡心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