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建筑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党建引领、跨界融合、数智赋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以产业逻辑、学科逻辑、岗位逻辑为导向,组建了涵盖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四个专业的建筑设计专业群。依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行业转型发展背景下建筑设计专业群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专业群创新构建“党建引领・跨界融合・数智赋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创设“专业无壁垒、选择有自由、规划有指导、发展有支持”的跨专业学习体系,构建起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党建引领筑根基,“一体三翼”育新人
专业群以江苏省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为核心抓手,将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打造“组织、文化、实践”三翼协同的思政育人体系,为人才培养筑牢思想根基。
强化组织引导,凝聚育人合力。专业群打破传统设置模式,以专业群为单位重组党支部,推行“党建+专业”双带头人制度,由党建带头人与专业带头人共同牵头,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目前,专业群党支部已成功获评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顺利通过学校首批“样板支部”创建单位验收,并完成2项党建专项课题研究,为思政育人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注重文化涵育,浸润思政元素。专业群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模拟、项目实践等方式,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衔接。目前已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堂10节、示范课程6门。
突出实践塑品,服务社会发展。专业群积极推动校企、校地党建共建,组织师生深度参与地方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社会服务项目。将课堂搬到项目现场,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实现了“在实践中育人、在育人中服务”的双重目标。
跨界融合破壁垒,“双线四融”提质量
专业群突破传统专业壁垒,以建筑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与“数字化表现”为核心,重构“双线课程体系”,并构建“专业互融、团队互融、产教互融、理实互融”的“四融保障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互融,资源共享。专业群构建课程、师资、场地等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不同专业课程之间实施联合教学,学生可跨专业选修课程、使用实训场地,有效拓宽知识视野,培养跨专业思维能力。
团队互融,激发活力。以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基石,专业群以课程为单位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协同备课、集体教研与课程资源建设;依据技能竞赛需求组建跨专业师生竞赛团队,集中进行备赛训练;围绕科研课题成立跨专业科研团队,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浓厚的协同氛围持续点燃团队活力,自专业群建设启动以来,团队已荣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产教互融,精准育人。专业群以企业真实实践项目为载体,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将企业技术标准、岗位需求融入教学内容。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组织15名教师赴企业实践半年以上,聘任1位产业教授、28人次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人才与岗位对接”。
理实互融,深化改革。专业群注重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提炼,搭建校级人工智能与数字设计创新科研平台,承担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6项校级教改课题,通过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数智赋能谋创新,“AI+设计”建生态
专业群以数智化改革为突破口,打造“AI+设计”数智教学生态,提升人才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数字化改革,上线20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专业群课程全覆盖;建设颗粒化素材5267份、微课590节,构建起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运用智慧教学平台采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模型,通过对学生课堂互动、作业完成、在线测试等数据的分析,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以学定教、精准育人”。
建成AI设计技术应用实训室,组织18人次教师参加人工智能赋能设计教学培训,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在AI辅助下完成设计创意生成、方案优化与可视化呈现,提升了运用数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计专业群通过“党建引领・跨界融合・数智赋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建筑设计行业培育了一批兼具专业素养、跨界能力和数智思维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未来,该专业群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智化改革,为建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支撑。(邓磊 蒋吉凯 袁乐)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5年10月30日 第11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