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中附校:解读《中国好课堂》,构建“学导”新范式

:2020年01月11日 南通教育
分享到:

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航行的指南针。——《中国好课堂》‍课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和成长的主要舞台。课堂教学是检验一个...

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航行的指南针。

——《中国好课堂》‍

课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和成长的主要舞台。课堂教学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水平的试金石,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打造好课堂。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1月10日下午,通中附校教师齐聚一堂,共享一段书香时光,解读《中国好课堂》,研讨通中附校“学导”新范式。

佘晓芹老师阅读了《中国好课堂》,跟随编者一起梳理中国课堂的诞生和历次变革,基于自己对课堂的认识,她这样解读好课堂:好课的前提是“有爱”;好课的外衣是“有趣”;好课的内核是“有思”。沈珍康和葛维佳两位老师结合通中附校“学导”课堂课改精神和听课体会,认为好课堂就在我们日常的课堂锤炼中,提出课堂改革的总体思路:突破教材课标、连通课堂网络、消弭学科边界、实现个性目标、培养创新人才。项颖老师从《中国好课堂》编排的角度,梳理出“认识好课堂”和“打造好课堂”两条主线,着重谈了她对好课堂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模式的理解。黄海东老师则以教学管理者和英语教师的双重身份,从书中《课堂管理艺术》这一章节切入,分享了他的好课观:要有序、讲策略和重思维。

教师发展处何美红主任对几位老师的读书分享一一进行了点评。她说,课堂不可能十全十美,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但我们应该不懈地追求好课堂。她希望全体老师在平时的每节课中都能思考四个问题:“为什么教”、“怎样教”、“用什么教”、“教得怎么样”,结合学校学生的学情,用心打造优质、高效的“学导”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舞台。

蓝寿军校长对几位老师的读书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全体老师分享了他自己阅读《中国好课堂》时的收获。他联系老师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好的课堂”要具备五个“经得起”的观点:经得起“看”、经得起“听”、经得起“思”、经得起“品”、经得起“忆”。他鼓励老师们多阅读这样的专业书籍,从中寻找出指导自己课堂教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奠定扎实的基础。让我们乘着解读《中国好课堂》的东风,构建我们的“学导”课堂新范式。

[我要纠错]
文:王振袢&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点击 添加 图片 描述 最多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通中附校:解读《中国好课堂》,构建“学导”新范式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