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为留守儿童的暑假“添彩”!南京晓庄学院“陶予”支教团连续7年开展支教活动

    :2022年07月31日
    扬子晚报网

    在这个暑期,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陶予”支教团在盐城滨海县八滩镇、连云港赣榆区门河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15天的线上线下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活动,与当地的孩子建立了深厚友谊,也受到当地家长的热烈...

    “老师,你能不能不走啊?我舍不得你。”“老师,明年你们能不能还到我们学校来啊?”这是陶予支教团的成员们这两天听到的最多的话。在这个暑期,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陶予”支教团在盐城滨海县八滩镇、连云港赣榆区门河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15天的线上线下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活动,与当地的孩子建立了深厚友谊,也受到当地家长的热烈欢迎。

    记者了解到,依托专业优势,支教团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课程教学和课业辅导,同时结合时事热点,精心准备了党史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等具有特色的主题课程。在党史教育课程中,支教团成员融合校本教材,依托原创绘本《晓庄十英烈》,讲述先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课程中,开设了剪纸、陶土等特色课程,在实践操作中品味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中国成就课程中,聚焦中国航天科技、冬奥等时事热点,一览大国风采;在疫情防控课程中,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了解战“疫”故事,树立榜样力量。支教团成员利用趣味课程、实践探索和艺术欣赏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开拓视野,提升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课程之外,“陶予”支教团同样关注当地学生家庭生活和教育环境,通过家访,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同时,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更新教育理念。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感悟入党初心,寻访红色记忆,支教团成员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党员故事寻访活动,感受扎根基层的党员同志的初心和使命。

    “短暂的支教时光结束了,连夜磨课、制作教具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希望明年我们可以像跟孩子们约定的那样,继续来到这里。”支教团队20级学前教育专业陈梦露同学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定向乡村师范生,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扎根乡村、奉献青春”的誓言,为乡村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据悉,陶予支教团是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2016年成立的一支以“关爱留守儿童,筑梦乡村振兴”为主旨的社会实践团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每一位陶予支教团成员践行的教育理念。7年来,“陶予”支教团始终坚持初心,深入苏北地区,以多彩的课程为孩子们带去不一样的素质拓展和审美体验。在未来,支教团将继续扎根乡村,结合师范生专业特长,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中实现对未来的期许,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通讯员 刘凯 戴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兰倩怡

    校对 李海慧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老师 能不能 不走 舍不得 老师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