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仪器设备处理一直是困扰高校的重难点问题,如果简单地当作废品扔掉,实在可惜。如何变废为宝?9月29日,南京理工大学举行 “废旧仪器设备拆装工坊”启动仪式。校方表示,创立拆装工坊为更好地挖掘废...
废旧仪器设备处理一直是困扰高校的重难点问题,如果简单地当作废品扔掉,实在可惜。如何变废为宝?9月29日,南京理工大学举行 “废旧仪器设备拆装工坊”启动仪式。校方表示,创立拆装工坊为更好地挖掘废旧仪器设备的新价值。
工坊分成3个功能区域,分别是电子仪器设备拆装区、机械设备拆装区、计算机拆装区。近20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放着216件已经报废的各式仪器设备,紧挨着每类仪器设备都放有一个拆装指导资料盒。十余张淘来的“退役”实验桌拼搭成宽敞的拆装操作台,一字排开,上面已经为拆装活动准备了各类工具仪表。
“我最想拆电脑,平时配置电脑或者专业学习的时候总会接触到一些专业名词,比如内存卡、主板、硬盘等。我想在这里好好研究电脑内部,不仅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后在帮助同学配电脑、修电脑方面更能胜任了。”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位大三本科生李同学说。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拆装物品的冲动,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工坊弥补了这个缺憾。南理工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张小兵说,拆装首先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原始创造力。通过拆装设备不仅能唤起学生好奇心。“还可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培育创新与创意灵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拆装设备中与设备‘交流’,不断强化对设备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原始创造力。”
为保证学生拆装的安全和获得感,工坊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专门安排老师进行现场指导。“禁止拆装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零部件的设备。工坊目前面向南理工本科生、研究生定期开放,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开放程度,考虑成为南京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 张小兵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普是科学和人民大众的桥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南理工校长助理李强说,一流大学既要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高水平的实践训练平台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工训中心作为学校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拆装工坊是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径。“在工坊中,学生通过识图、辨图、动手拆装,了解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更深入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工坊开放性、包容性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这里可以把兴趣、专业和志向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