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南京医科大学等十所高校入选首批南京无艾示范校园

    :2023年12月01日
    扬子晚报网

    12月1日,在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南京市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会议暨青春无艾示范校园建设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

    12月1日,在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南京市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会议暨青春无艾示范校园建设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

    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丁洁现场通报了2023年1-10月南京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记者了解到,今年截至10月31日,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报告学生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53例,较去年同期增加5.6%,均为男性,除4例通过异性性途径感染,其余均通过同性性途径感染。学生病例分布在驻宁26所高校(院)、4所中专/高中和2所外地院(校)内。90.6% 就读于大专及以上院校,高中/中专学生病例占比9.4%。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报告的学生病例中86.8%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71.7%与社会人士发生性行为,66.0%存在2个及以上多伴侣行为,11.3%使用过新型毒品。

    丁洁介绍,学生接受艾滋病相关专题教育覆盖面不足、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多伴侣和与社会人士发生高危性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教育和卫生健康部门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干预。“建议各学校积极开展特色活动,鼓励有高危行为的学生通过智能发放机领取艾滋病自我检测试剂,及时开展自我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记者采访获悉,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成立于 2004 年,是江苏省最早以同伴教育为核心工作的防艾社团。社团依托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坚持实施“2+4”培训模式,即线上线下宣传全覆盖和新生入学教育全覆盖以及“学科-课程-实践-科研”层层推进。近二十年来社团专注艾滋病防治工作,先后多次举办防艾精英论坛并组织高校艾滋病同伴教育培训会。

    活动现场,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沈瑞林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多年来投身艾滋病防治防控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希望通过会议进一步凝聚艾滋病防控共识,增强防艾意识,为推动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南京市疾控中心艾性科科长朱正平宣读《南京市青春无艾示范校园建设项目方案》。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十所高校入选首批南京市无艾示范校园,将在志愿服务、培训考核、健康评估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效能。

    “要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可复制推广的学生艾滋病疫情防控经验和模式,取得防艾工作新成效。”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传军强调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希望学校压实责任,激发学生社团、学生预防艾滋病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当天,南京医科大学还举办了“防艾嘉年华”活动,以“沉浸式互动科普”的方式,在讲解、互动、观展的过程中,详细介绍了人体与发育、性别的含义、性与生殖健康、人际关系、性侵害等概念,带来了一场科普视听盛宴。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京市红会主办,南京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南京预防医学会艾滋病性病专业委员会、南京医科大学红丝带同伴协会协办。

    通讯员 孙一文 朱正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校对 陶善工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12月 1日 在第 36个 世界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