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扎实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扎实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完善体制机制,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学校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思政理论课建设与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建设、条件建设、教学改革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牵头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教学管理,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校领导带头抓思政课机制,校党委书记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每年带头听思政课、带头为新进教师、大学新生讲“思政第一课”。
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采用“双主体‘问题+’复合教学模式”,在全省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室”,实现采编、共享各种教学资料,线上教辅、课后测试和教学评估等功能,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提升思政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以“在学、在线、在研、在场、在心”为建设目标,开展思政“五在金课”和“精彩一课”建设;实施“水杉支教”进课堂、美丽中国“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虚拟仿真实验创新思政课程建设等教学模式改革。牵头推动校地合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真正让思政课堂上出精彩,讲到学生心坎。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学校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择优聘用一批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党政部门负责人以及学院领导和辅导员担任主讲教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特聘导师制度,聘任“全国林业英雄”等专家英模为思想政治教育特聘导师。组织思政课教师与基层教学组织结对共建,通过培育建设、示范引领、培养培训,提升育人水平。每年选派思政教师参加专题培训、高级研修、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等师资培训,切实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培养。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