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高考倒计时60天,来南京工业大学,以“工”为名,成就非凡人生!

    :2024年04月08日
    扬子晚报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距离高考还剩最后60天。忆往昔,数载苦读,不坠青云之志;看今朝,鲜衣怒马,不负青春韶华。迎梦千里之际,一座百年学府正巍然挺立于天地之间,令人神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距离高考还剩最后60天。忆往昔,数载苦读,不坠青云之志;看今朝,鲜衣怒马,不负青春韶华。迎梦千里之际,一座百年学府正巍然挺立于天地之间,令人神往。

    她以“工”为名,走过120余载,写下生动的时代注脚;她与时俱进,不负家国厚望,用奋斗交出“何以为工”的亮眼答卷,她就是南京工业大学。

    砺百廿,写春秋,久久为“功”续芳华

    肇始三江,源承同济,虎踞龙盘,孕育不凡。世纪之初,两脉合流,南京工业大学如长江蜿蜒、奔腾不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孕育于古城,繁荣于新区,从传统优势学科的深耕细作,到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的众志成城,南京工业大学在一圈圈扩大的年轮上镌刻下耀眼的篇章。

    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一次次认可,彰显雄厚办学实力。

    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居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43位,江苏省属高校第2;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38位;2020年以来4次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一项项荣誉,凸显非凡发展速度。

    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南京工业大学推进优势学科、聚焦重点领域、布局前沿方向,形成跨9个学科门类的学科发展新格局。

    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位列全球前1‰;12个学科上榜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化学工程学科仅用3年攀升至软科全球第19名……造就学科影响力不断跃升的今日之南工大。

    2024年3月ESI排行榜:南京工业大学上榜学科情况

    化学工程学科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情况

    以优势工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为牵引,为专业插上发展之翼。学校3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94个专业上榜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其中3个专业位列全国第1……南工大在全力推进专业整体调整优化和改造升级中,搭建起放飞梦想的平台。

    南工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情况一览表

    南工大专业认证/评估情况一览表

    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南工大A+专业情况

    声誉卓著的学科、专业实力,成为南工大在新时代持续攀登的底气。久久为“功”的南工大,正奋力续写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新芳华。

    聚名流,成大业,“攻”坚克难立潮头

    南工大能有如此之发展,与肩负使命的南工大人密切相关。他们以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不断丰富着“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内涵。

    化工教育一代宗师时钧院士执教67载,留下4500万字传世之作,培养18位两院院士和一批杰出科学家,成为南工大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

    庠序百年大师众,时钧精神代代传。江浦校区中央森林公园,时钧院士塑像静静伫立,润泽一批批南工大人,在教育报国、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接续奋斗。

    时钧院士

    为攻克混凝土的“癌症”而不断求索,唐明述院士发明被国际称为“中国法”的“压蒸快速法”,将我国重点工程寿命延长至百年以上。

    唐明述院士

    执着研发“生物+”系列国际领先技术,欧阳平凯院士首创以生化反应为中心的过程耦合和强化理论,被媒体誉为“破解生命奥秘的人”。

    欧阳平凯院士

    徐南平院士,邢卫红教授领衔的“面向制浆废水零排放的膜制备与集成技术”,解决世界难题,以“一滴水的故事”登上央视新闻……

    一项项闪耀的成果,铸造南工大发展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成为引领后来者前行的源动力。如今的南工大,人才队伍群星闪耀。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6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1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人才182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

    一流师资扎根广阔科研沃土,在8个国家级、6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托举下,不断创造高水平创新成果。学校曾创国内高校顶刊发表速度“吉尼斯”,17天内连发3篇Nature、Science。“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课题万余项,科技经费近43亿元,获各级各类奖励400余项。

    2023年学校金万勤团队科研成果再登Science

    与此同时,学校推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加强校企合作,与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主动将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对接产业链。

    2023年学校教授团队联手企业,开发国内首款、全球唯一生物碳含量达到欧盟三星标准的生物基氨纶纤维产品。便是学校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车间里、产品中的坚持与传承。

    生物基氨纶新产品

    “攻”坚克难立潮头,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南京工业大学始终走在立足前沿,协同创新的康庄大道上。

    植沃土,树栋梁,气势如“虹”赴未来

    师者厚道以育人,学子奋发以自强,一批批拼搏向上的青春少年,追寻名师大家的步伐,在南工大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逐梦而行。

    培养2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领导……30余万高质量人才从这里走向社会,扎根各行各业,书写奋斗篇章。

    承荣光,开新路,今日的南工大每一寸土地孕育勃勃生机,助力有志青年赢在未来。

    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建设书院制“2011学院”,为重构中国优秀本科教育探路;学院2019级材料班全班27人,实现100%就业,被媒体称为“神仙班级”。

    协同创新形成人才培养优势,学校携手中科院相关院所共建“英才班”,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为更多优秀学子提供精英化培养平台。2023年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每年投入近千万,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2023年,学校立项校级大创1969项、省级大创324项,立项数连年攀升,名列全省高校前列。2022年结题的省级以上大创项目共取得显著成果300余项,其中,本科生发表论文114篇,申请专利121项。学校正在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具有“初心、匠心、笃心”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

    构建“体教融合”大学体育育人体系,学校“四年一贯制”“校园马拉松”等被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育人特色形成示范效应,竞技体育成绩斐然。

    30余人次学生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多次荣获国际级比赛前三;女子垒球队蝉联全运会三届冠军,全国比赛十三连冠,垒球运动和女垒精神,已成为校园独特的运动潮流和文化符号。

    在南工大,莘莘学子翩然起舞,成就更优秀的自己。“扬旗计划”则助推他们启航向远方,奔赴更灿烂的明天。学校与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每个专业稳定对接10家以上重点企业,搭建高层次就业平台,见证学子成长的南工大,护送学子气势如“虹”赴未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再次绽放。

    何以为“工”?是智慧火花碰撞,“功”成业就;是创新理念蓬勃,“攻”无不克;是前途广阔无垠,“虹”销雨霁。

    何以为“工”?2024的南京工业大学,等你做出属于自己的回答。

    图片提供:南京工业大学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距离 高考 最后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