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八年传球支教,南财学子点燃乡村少年足球梦

    :2025年08月28日
    紫牛新闻

    支教学员教广西儿童足球,如苏超;孩子展现快乐,获支持。

    “传球!边路跟进的队员已经插上了!”苏超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中心小学的足球场上,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漓漓圆上草”支教团的大学生们,给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足球课,开始了一场特别的比赛。

    “脚尖向前!眼睛看球!”支教队员、南财国贸2304班张天意半跪在场边,指导着十二岁的黄俊峰带球绕过标志桶,当男孩成功将球射入球门时,围观的孩子们爆发出欢呼。这样的场景,恰与苏超赛场上17岁高中生寇程1分17秒破门的精彩瞬间形成呼应——足球的快乐,本就不该被地域或资源所局限。

    在海洋乡的绿茵小课堂上,孩子们正进行着人生第一次分队对抗赛。十二岁的女孩张耀涵扎起马尾,学着电视里苏超球员的样子大声呼喊传球。场边支教队员奋力挥舞着手臂,为孩子们欢呼鼓劲——当孩子们带球突进时,那份热烈在海洋乡足球场上空交汇、回响。

    课程接近尾声,孩子们围坐一圈,汗珠在脸上闪着光。支教队员指向群山之外:“将来有一天,你们中也许会有人走出大山,踏入更大的球场,面向更大的舞台,记住今天流的汗、笑的声,足球会一直是你们的好伙伴。”所有学生齐声应和。

    为了给山区孩子上好足球课、办一场难忘比赛,支教团队像“足球创客”,把心思掰成碎片打磨。课程设计时,南财国贸院足球队成员张天意和苏荣麒像“足球工匠”,把战术讲解拆成孩子能听懂的“足球童话”,基本功训练融进趣味挑战,线上教学视频剪成“足球小剧场”。停球、传球、射门这些技能,被包装成“足球闯关游戏”,点球大战、趣味迎球变“足球冒险” 。筹备比赛时,团队成员化身“场地魔法师”,给操场画标线、摆标志桶,给孩子分组、定制规则,连加油口号都攒出好几个版本。从教案到赛场,每处细节都藏着他们的“足球热忱”,就盼把足球的快乐与力量,完完整整送到孩子脚下 。

    “支教的意义,恰在于以行动缩小认知鸿沟。”支教队员、南财国贸2402班殷书军告诉记者,当苏超赛场上球员的每一次华丽突破点燃全国球迷的热情时,海洋乡的孩子们在足球场的球门前,穿着基础的运动鞋,冲刺与射门,诠释着足球最本真的快乐与拼搏。这种跨越地域的共鸣,正是体育精神最动人的诠释。足球在此刻已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希望的载体。支教队员带去的或许只是基础技巧,但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对更广阔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记者了解到,“传球支教”项目自启动以来,已连续八年赴广西桂林灵川县海洋乡开展暑期支教,已有千余学生参与进来,形成“足球启梦”“同心传球”“强体育心”三大主题的体教融合模式。“软件”有了,“硬件”更要跟上。在多方努力下,支教团为建成海洋乡足球公园助力,孩子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绿茵场地。去年,团队特邀前中国女足国家队队员管菁菁线上指导,联合校足球队成员徐子航、朱锐担任主教练,在海洋乡中心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通过足球安全教育、渐进式训练、心理健康疏导及趣味运动会等全链条课程设计,将体育教育深度融入支教实践。

    “足球为山里孩子打开了一扇看向山外的窗。”海洋乡中心校校长秦金平感慨道,在简易球场上,足球既是游戏也是课程,更是承载草根拼搏精神的平等语言——它让赤脚少年触摸绿茵梦想,让青年志愿者感知乡土脉搏,让跨越山河的追梦身影共同书写中国体教融合的生动注脚。这面飘扬在群山间的旗帜,正以最朴素的坚持诠释教育平权的深远意义。

    通讯员   董苏红 邓盛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传球 边路 跟进 队员 已经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