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法院陈美作为南通法治副校长,通过模拟法庭、红领巾电视台等形式普法,处理校园纠纷,深耕校园法治教育。
法徽在校园中闪耀
当法治的种子播撒进青春心田
南通市法治副校长系列活动的舞台
见证了他们的专业坚守与育人智慧
当征集落下帷幕,58个实践案例、45个育人故事、53节普法微课的背后,是他们深耕校园、以法为盾的动人足迹。南通教育特别推出“法润青苗·江海护航”系列推送,带您走近这群“法治灯塔”的精彩实践,聆听他们用法律知识守护成长的独特轨迹,感受他们深耕校园法治建设的赤诚与担当。
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展播育人故事,敬请关注法治副校长如何以专业护航青春,用初心书写“护苗”答卷。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法治副校长
崇川区人民法院 陈美
法槌落处燃悟心之光
法治润时绽向阳之花
清晨,通师二附的校园被薄薄的晨雾笼罩,孩子们朗朗的晨读声此起彼伏。作为崇川法院派驻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我始终铭记自身肩负的使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行动,力求将法治的火种深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模拟法庭:蜕变的法治课
四月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崇川法院一号大法庭的窗户洒在地上。二附五年级部分孩子与家长组织一场亲子校园欺凌的模拟法庭。五(3)班的小阳举起法槌,以审判长的身份审理一起校园欺凌案件。在庭前准备阶段,我察觉到小阳虽对案件满怀热忱,可对一些复杂法律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于是,我不仅结合真实案例,为他深入浅出地讲解,帮助他梳理欺凌行为的界定标准与法律后果,还组织模拟法庭的全体成员开展专题研讨,围绕常见的校园欺凌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大家亲身体验不同角色在法律框架下的权益与责任。
“现在宣判!” 小阳的声音在礼堂中回荡,带着一丝紧张却又充满力量。随着模拟法庭顺利开展,孩子们带入角色中,对校园欺凌有明确认识,了解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校园里时常能看到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遇到被欺凌的孩子,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提供帮助。曾经那个懵懂冲动的少年,在法治的洗礼下,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蜕变。
红领巾电视台:传播法治之声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压岁钱到底归谁管’!” 红领巾电视台的镜头前,我举着民法典漫画手册,看着小主播眼睛一亮。每次策划节目,我都会从孩子们的周记里收集 “法律小问号”:有人烦恼 “妈妈偷看日记”,有人困惑 “同学弄坏了我的机器人该怎么赔”。这些藏在童真里的困惑,正是法治教育最鲜活的切入点。录制时,我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法律条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将法治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同学。除此之外,我还增设 “法治小记者” 环节,让孩子们亲自采访校园内或社区中的法律工作者,了解真实的法律实践过程,然后在节目中分享采访心得。每一次录制,都是我将法治理念深植孩子们内心的宝贵契机。
法理之外:温情的调解路
2023 年 10 月,小杰与同班的小豪在课间游戏时,小杰用力一推,导致小豪摔倒,半边门牙受损。双方家长因赔偿金额协商不成,小豪家长多次向教育局等机构反映问题。得知此事后,我立即召集班主任及两位家长等人召开协调会。在协调会上,我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清晰地分析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从法理角度明确赔偿的合理范围。同时,从情理出发,劝解双方家长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重,互相理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了赔偿款。
这场调解后,我带着孩子们将案例改编成模拟法庭剧本《门牙的风波》。当 “小律师” 的小豪举着民法典绘本念道:“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监护人应当承担……” 台下的小观众跟着念出声,稚嫩的童音里,既有对法律条文的敬畏,也有对 “如何好好相处” 的思索。
年终整理法治教育档案时,一组数据映入眼帘:全年开展模拟法庭 21 场,化解校园纠纷 4 起,红领巾电台、散学典礼、红领巾志愿者交接仪式等活动中,都留下了我普及法治知识的身影。看着这些数据,我深知,那些在青春岁月里播撒下的法治种子,正慢慢发芽、生长。作为法治副校长,我愿继续努力,做那个擦亮星星的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让法治中国的璀璨星火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来源:政策法规处
编辑:盛呈燕、单学艺
校对:苏陆琴
审核:陈新荣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