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艺术小学演出《幸福像花儿一样》,融传统现代表达,展少儿艺术素养,植根本土文化。
9月29日下午,由南京市艺术小学(南京小红花艺术团)主办,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教育局指导的少儿综艺专场《幸福像花儿一样》在该校艺术中心隆重上演。来自社会各界的近7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观看了这场融童真、艺术与时代精神于一体的精彩演出。
整场演出以“幸福像花儿一样”为主题,分为“花遇时光里”“花话旧时光”“花开向朝阳”三大篇章,涵盖舞蹈、声乐、器乐、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既有对传统艺术的深情致敬,也有对现代表达的大胆探索,全面呈现了学生“以艺术修身、以艺术发展、以艺术见长”的扎实素养。
演出打破传统报幕模式,创新采用“朵朵”与“小石头”两位虚拟角色贯穿全场的跨时空对话结构,带领观众开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旅程。从激昂戏歌《龙娃龘龘向前冲》中少年意气风发的呐喊,到光影交织的皮影戏《灯影奇遇》中奇幻梦境的展开,再到古诗新唱《“我”傍桑阴学种瓜》里田园诗情的悠然流淌,节目编排情节紧凑、情感真挚,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童心之美、艺术之魅。
演出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文化自觉与创新活力。京歌与RAP同台碰撞,皮影戏与现代舞交相辉映,民乐演奏讲述经典寓言,既保留了非遗技艺的原汁原味,又赋予其时代表达的新意。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整场演出深深扎根于南京本土文化土壤,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南京味道”。民乐《元宵五彩灯》描绘的夫子庙灯会,白局表演唱《城门谣》中“乖乖隆地咚”的亲切乡音,舞蹈《夏天的记忆》里“马头牌冰棒”的叫卖声……这堂生动的“本土文化课”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与热爱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
据悉,作为全国首创集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与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特殊类型学校,南京市艺术小学始终坚持“和谐教育,艺术修身,为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素质基础”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美育融入育人全过程。近年来累计培养千余名具备专业素养的少儿艺术人才,多次赴海外交流展演,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美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讯员 汪超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校对 胡妍璐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