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学生在2025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中创佳绩。7获特等奖,80教师获奖。比赛分多轮,含笔试、虚拟实验和实操。旨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推动实验教学。
近日,2025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传来好消息,南京选手创历史最佳战绩:7名学生获得个人特等奖(全省第一);7名学生获得个人一等奖;2名学生获得个人二等奖;64名学生获得个人三等奖;80名学生的指导教师获得指导教师奖;8名学生获得学科最佳合作奖;8名学生获得学科最佳探究奖。
2025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覆盖小学科学、初中生物、高中物理和化学四学科。比赛分为初赛、市级分区赛和全省总决赛,全省约超200万学生参加比赛。全省总决赛阶段,设置笔试、虚拟仿真实验、现场个人实验操作及双人合作创新探究环节,旨在通过比赛推动全省中小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后备军。
一起来看获奖名单
学生个人奖及指导教师奖
总决赛最佳合作奖、最佳探究奖
这不仅是学生个人的荣光, 更是南京教育团队的集体荣耀!
回溯大赛历程,参赛选手不畏挑战,在实验台上诠释科学真谛,收获了宝贵的人生财富。他们不仅在技能上突破自我,更在精神上完成了一次蜕变。
育英二外的蒋安麒同学说:“科学不只是公式,而是有温度的探索之旅。”
明道学校的徐沐晨同学分享:“真正的发现源于一次次‘错误’中追问。”
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的王若攸同学感叹:“精确是无数误差修正后的平衡。”
南师附中的来鸿悦同学发表感悟:“实验台的目光交汇让冰冷仪器有了温度。”这些感悟印证大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素养的锤炼——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已深植于学子成长中。
优异成绩的背后,源于南京长期以来高质量开展实验教学的扎实实践。南京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着力构建新时代实验教学生态体系,通过系统性变革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基。在实验教学推进过程中,南京重点开展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构建现代实验教学空间,推进仪器标准化配备和数智化升级;二是搭建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市、区、校互联互通,确保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三是创新“教-培-赛”一体化模式,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四是支持跨学科实验实践项目,引入新技术理念,提供具身化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创造力。面向未来,南京将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系统推进研究与创新——让实验教学成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坚实沃土,为强国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胡妍璐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