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外中学部体育节开幕,主题“追光逐梦 跃动青春”,展现学子对体育热爱、城市文化理解。
- 仙外中学部体育节开幕 -
追光逐梦
跃动青春
秋风送爽,青春飞扬。10月16日下午,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中学部第23届体育节暨田径运动会在校运动场盛大开幕!本届体育节以“追光逐梦 跃动青春”为主题,展现出我校学子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祖国发展成就的赞颂!
“城市之光”展现江苏神韵
今夏,如火如荼的“苏超”带来许多“热梗”的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足球、对体育的热爱,以及对江苏城市文化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本届体育节入场式,仙外学子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对江苏城市文化的理解。初二年级方阵带来“江苏十三城”主题展示,各班方阵化身一支支“城市之光”代表队,将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苏超的竞技激情巧妙结合,上演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博览会”。
从早期业余足球火种,到如今覆盖全省的活力联赛,初二(1)班方阵用整齐的步伐与昂扬的姿态,展现江苏足球的过往荣光与未来可期。
扬州的诗画风情,在初二(2)班同学翩跹的汉服舞姿与淋漓的笔墨中徐徐展开。
徐州的千年雄风,由初二(3)班同学们用铿锵的步伐与昂扬的斗志重新诠释。
带着六朝古都的底蕴,怀揣苏超联赛的竞技梦想,初二(4)班的学子们用整齐的步伐,展现着团结与力量。
苏州的状元风流,与评弹的吴侬软语、足球小子的热力舞蹈在初二(5)班的方阵中激情碰撞。
盐城的湿地精灵“麋鹿”与“丹顶鹤”也欢快登场,初二(6)班将黄海之滨的生机带入赛场。
常州的温情与拼搏、泰州的凤城古韵、南通的江海气魄、连云港的山海豪情、镇江的山水魂魄、淮安的运河底蕴、宿迁的西楚雄风、无锡的江南风雅……各班创意无限,精彩不断,看台上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初二(15)班压轴出场,他们将江苏十三城的体育华章汇聚一身,高亢的口号“谁持彩练当空舞?江苏健儿气如虹!”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盛世之光”彰显家国情怀
高二年级的“盛世之光”方阵,从文化、生态、科技、文明、国防五个维度,表达了大国盛世青少年的自豪与奋进,更显家国情怀。
从高二(1)班“物化政”结合的“π型人才”志向,到高二(2)班的“绿色征程”环保理念;从高二(3)班炫酷的“科技之光”展示,到高二(4)班“文化远航”的宏大叙事,再到高二(5)班“钱学森班”矢志“科学报国”的决心,充分展现了仙外高中学子立足时代、胸怀天下的精神风貌。
初一年级方阵由17班、18班的全体同学与初一学生会成员共同组成,他们以青春为底色,汇聚成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初三年级方阵队列间凝聚的是众心同向的“团结之光”。他们身姿如松,撑起少年的傲骨,眼眸中燃烧的是“矢志不渝”的信念之火。从书山题海的并肩作战,到赛场之上的锋芒毕露,团结是他们最坚实的铠甲,信念是他们最锋利的武器。高三年级的同学们在紧张的备考之余,依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开幕式,他们用沉稳的步伐演绎“信念之光”,宣告着:我们既能遨游书海,亦能称雄赛场!
奥运冠军传递体育精神
开幕式上还呈现了精彩的武术表演与击剑表演。
为促进更多同学认识并热爱击剑运动,学校特别邀请到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击剑队项目负责人、国家级教练员朱美芳女士,伦敦奥运会冠军、国际健将许安琪女士亲临开幕式现场。
许安琪为大家介绍了击剑运动三大项目——花剑、重剑和佩剑,并表示江苏是唯一在这三大项目上都走出世界冠军的省份,鼓励同学们通过尝试击剑运动,锻炼专注力与决断力,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难题时要像观察对手一样分析问题,做出选择时要像出剑一样坚定。
赛场佳绩展我健儿雄风
仙外作为省青少年体育推进“5621”计划击剑项目推进学校,建有高标准的击剑馆,并开设击剑选修课、击剑俱乐部,对有兴趣、有特长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区击剑协会也派出专业教练指导学生日常训练。校击剑队在省、市击剑比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多项荣誉。
高二(1)班王恩临同学勇夺江苏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冠军、中国中学生击剑联赛亚军,展现了仙外健儿的风采。
其他运动项目的开展也成果斐然。今年暑假,初三12班的万斐然同学荣获世界帆船锦标赛冠军;中学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健儿们也在南京市、栖霞区赛场上谱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排球队自2016年首获南京市级一等奖,今年初中男排再夺市一等奖;足球队2017年首获栖霞区“区长杯”冠军,此后年年拿区一等奖;篮球队多次获市、区一等奖,更创区赛四连冠……
裁判员代表杨晨老师进行庄严宣誓
运动员代表万斐然同学宣誓
中学部戴继根校长为本次运动会致开幕词
李习凡书记宣布本届运动会开幕
随着开幕式的圆满结束,各项赛事将陆续展开。仙外学子将发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让青春的汗水在阳光下闪耀最夺目的光芒!
END
声明:
▍来源: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
▍编辑:薛然
▍责任编辑:王晓燕
▍值班主任:夏璐
▍图: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