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晒作业② | 有效、有料、有趣:让语文跨学科作业成为教育变革的力量

    :2025年11月11日
    南通教育

    通师二附教育集团推语文跨学科作业,减量提质,聚焦有效有趣,促进学习整合与儿童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通师二附教育集团以“有效、有料、有趣”为导向,推动语文跨学科作业改革,实现“减量提质”,彰显育人价值,让作业成为教育变革的鲜活力量。

    基本情况和研发过程

    新课标强调跨学科学习重要性,以知识整合、创新实践应对挑战。李吉林老师开创的主题大单元课程,历经数十年发展,已从最初的情境教学延伸为多学科协同的学习生态,其为二附教育集团跨学科学习的探索提供了实践沃土。每学期初,老师们会结合多场景设计跨学科作业,扎根语文本位、渗透多学科素养,彰显“有效、有料、有趣”的特质。

    创新亮点和做法

    01

    “有效”:目标精准,学以致用

    “有效”是跨学科作业的核心特质,以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将关键能力培养嵌入真实情境任务。以“家乡非遗探访”作业为例,学生在采访传承人时锻炼口语交际,在撰写调研报告时强化书面表达,语文能力在实践性学习中得以迁移与内化,规避了传统机械训练的低效化倾向。

    02

    “有料”:知识融合,认知立体

    “有料”是跨学科作业内容整合性的体现。作业打破学科边界,整合多领域知识,使语文学习走向辽阔与纵深。例如:“稻米的故事”作业融合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让学生构建对“稻米”的立体认知,让语文学习真正走向广阔生活。

    03

    “有趣”:形式创新,激发动力

    “有趣”彰显出跨学科作业形式的创新。作业形态契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以探究性、实践性活动激发学习内驱力。例如“南瓜科学研究报告”这项作业,将观察记录、数据分析、图文表达,科学探究与语文表达有机融合,学习变得有趣而深刻。

    破解难题,赋能师生

    跨学科作业从两个维度发力:

    在作业管理上,回应“双减”“减量提质”诉求,借主题整合实现知识联动,减少作业总量,提升学习密度,以成果性评价替代机械检查,缓解教师批改压力,优化效率;在儿童成长上,破解认知碎片化、实践能力弱等问题,以真实问题为纽带整合语文与科学思维,趣味任务让作业从被动完成转向主动探索,契合成长规律。

    成效、启示与展望

    语文跨学科作业实践探索有三点启示:

    一要坚守语文本位,以语言运用为核心,防“为跨而跨”;

    二要构建“教师协同—资源整合—评价联动”支持系统,保障设计、开拓实践、顺应成长;

    三要立足儿童立场,转目标为情境任务,破解“提质减负”难题。

    下一步将深化跨学科作业主题库,完善家校协同,建立动态评价体系,优化作业效能。

    (单位: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来源:基教处

    编辑:周君怡、单学艺

    校对:沈健

    审核:陈新荣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跨学科作业双减改革 语文跨学科实践 作业设计创新 有料有趣语文学习 语文跨学科评价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