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江苏教育>正文

    王骏:坚守“制造强国”初心 勇担“职教育人”使命 | 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2022年09月15日
    江苏教育发布

    2002年,24岁的王骏从东南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无锡,成为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刚到学校时,我们学校从原来的中专校升格成为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方面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

    今天,让我们走近

    “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骏

    2002年,24岁的王骏从东南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无锡,成为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刚到学校时,我们学校从原来的中专校升格成为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方面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

    为了给学生们上好《数控编程及零件加工》这门专业课,王骏把课余时间都磨在数控机床上。他写了好几本备课笔记,把每一处的知识点都想做详细的标注,致力于把课讲活。

    “书本上一些比较复杂、难懂的编程指令,经过王老师的讲解,变得通俗易懂。他也会结合一些实际加工中的编程案例让我们开拓了眼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2017届毕业生、专任教师万安然说。

    2003年,入职不到一年的王骏带队去参加“江苏省工科院校第二届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教学与创新制作大赛”。25岁的他,凭着一股冲劲立刻行动起来。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2004届毕业生、无锡左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海友说:“当时王老师来找我,我是比较犹豫的。我想我们大专生去跟本科生比赛,肯定是没有希望的。然后王老师说‘不要怕,有我在。’后来经过王老师的几个月的专业训练,我们在那次比赛中居然获得了一等奖。这也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获得如此重要的奖项。”

    这次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让许多学生找回了信心,也让王骏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2008年,30岁的王骏主动请缨去校办机器厂。在那里,每年都有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他带着学生们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地教他们做产品创新设计、编制数控程序加工零部件。

    通过在校办工厂的实践,大家的工程技术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同时也让王骏体会到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他决定让学生们带着技术走出去。“技术提高了我们这个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这些孩子现在也是我们公司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无锡市贝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以蔚说。

    “是王老师一直没有放弃,让我现在有机会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将王老师教授我们的‘工匠精神’一直发扬下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2018届毕业生、无锡锡压压缩机有限公司制造部外协主管龙聪说。

    2019年,40岁的王骏成为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机械学院的院长。也正是那一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双高”校A档建设院校。如今,机械学院已经创建了6个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实验室,打造了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为创建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夯实基础。

    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教师处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今天 我们 走近 2022 江苏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