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爱的教育铸就“童心捕手”,这所百年名校的秘诀竟是……

:2018年12月17日 交汇点
分享到:

    “时间王国里住着姐弟三人:时针、分针和秒针,骄傲的‘秒针‘弟弟因为一次关于‘谁更重要’的争吵中不服气,愤而离家出走……”2017年12月27日下午,南京人民大会堂里热闹非凡,10台由小...

    “时间王国里住着姐弟三人:时针、分针和秒针,骄傲的‘秒针‘弟弟因为一次关于‘谁更重要’的争吵中不服气,愤而离家出走……”2017年12月27日下午,南京人民大会堂里热闹非凡,10台由小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儿童剧在这里开场了。台下的观众都是南师附小的学生和家长,贴近生活的剧情和小演员们认真又略显稚嫩的表演,不时把观众们逗得哄堂大笑。“540张观众票提前三天在学校的系统平台上放出,5分钟就被家长们一抢而空。”南师附小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方女士告诉记者。

    “小戏骨”诞生记:让德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场年末的“儿童剧盛宴“为啥人气如此火爆?“因为从学期初的9月份开始,全校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10台剧目是从六个年级的56个作品中经过层层决选,才最终登上舞台的。”南师附小校长助理郭静向交汇点记者介绍,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创新开展了“小南狮“剧场的实践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让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创作一台儿童剧。“从撰写剧本到演员团队组建,乃至道具制作、剧目编排,都由孩子们独立完成,家长和老师只能从旁协助,不能包办代替。” 《新神笔马良》、《幸福的红豆荚》、《树干上的红领巾》《十兄弟》《秒针历险记》等原创作品,都是由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写出来的。

    演出进行过程中,欢乐与惊喜并存,感动与温馨相伴。一(9)班小朋友的《成长不烦恼》和四(8)班同学的《树干上的红领巾》用不同的故事诠释了相同的主题:只有保护我们的家园,才能拥有和谐的生活;二(3)班的童话剧《十兄弟的故事》告诉人们:自由平等的社会,是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二(7)班的《舞动奇迹》让孩子们懂得:只要不放弃,努力坚持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三(3)班的《王子诞生记》阐释了诚信是做人的根本的道理;四(10)班的《秒针历险记》让孩子们明白只有彼此团结协作,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五(4)班《我的偶像》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五(5)班的《幸福的红豆荚》展现了志愿者守护文明,传递爱心的校园生活。

    “五六年级的孩子面临小升初,学习压力大,学校却要求全校所有年级的学生,都要参与到儿童剧展演中来,时间周期横跨学期初到期末,起初我们家长也有点不理解。“南师附小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方女士告诉交汇点记者,后来在和儿子一起参与到剧本创作撰写、角色选择、道具制作这些过程后,发现孩子和小伙伴们不仅不认为是个负担,反而乐在其中,

    “孩子们对戏剧的兴趣特别浓厚,排戏也是锻炼他们团队合作能力的过程。我儿子班上的作品是《新神笔马良》,之前他竞争主演失败了,我发现他并没有表现的特别沮丧,后来跟他聊天才知道,老师建议他当助演兼场务,负责道具制作。”方女士说,儿子发现,制作斧头大炮等道具更能发挥他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知道作品进了决赛,家长们劲头也很大。有的爸爸学过表演,就一遍遍帮孩子们排练、说戏,有的妈妈负责修改删减作品,把剧本打磨得更精炼。孩子们这次演出的服装,就是我去帮忙借的。”方女士满脸自豪地说,这部戏让孩子、家长、学校三方拧成了一股绳,也成了儿子小学生活中一段值得铭记的宝贵经历。

    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创作剧本显然是个难题。二年级孙依婷小朋友的家长赵女士从事过儿童剧编排工作,她义不容辞地成了孩子们的助理导演。“对低年级小朋友不能要求过高,更多地应该是让他们参与这个排练的过程。”赵女士说,她选取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十兄弟》中的一部分内容作为素材进行改编,结果因为全班42个小朋友热情太高,而演员人数有限。大家都想上台表演,怎么办?

    赵女士灵机一动,“我根据内容,给剧组增加了 海水、城墙、土地等角色,再加上助演、导演、服装、道具、音乐、打光等工种,基本上确保班级里人人都在剧组里有事干。”孙依婷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周老师告诉记者,她在陪伴孩子们排练的几个月里,惊喜地发现,这些七八岁的小朋友通过戏剧的磨练,成长非常迅速。 “从56进18的海选,到18进10的半决赛,小朋友们一路过关斩将。刚开始在体育馆里,他们有的人不敢抬头看观众、看评委,表演时也不敢大声念对白。后来逐渐胆子大了起来,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也能表演自如,毫不怯场。‘十兄弟’里一个原本很害羞的小男孩,现在自信心特别强,在课堂上经常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上个学期我点名让他回答问题他还不敢说话呢。”周老师说。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真善美,从而把德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才是“小南狮剧场”的目的和初衷。“全校一共56个班级,全部参加,9-10月是剧本创作阶段,10月国庆节后进行剧本汇报,我们请来戏剧教育专业人士为大家提意见进行修改,给孩子们说剧;然后就进入排练阶段。进入决赛的10个作品的小演员,还能走进录音棚进行统一录音!”校长助理郭静告诉交汇点记者,戏剧教育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百年传承的历史,推广德育儿童剧是对附小百年“爱的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希望用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孩子们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童眼看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融于每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

“三小”提升孩子学习力 体现生本课程智慧

    提到刚学过的一篇语文课文——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南师附小五年级的唐小川的话匣子就停不下来。“学这篇课文前一周,曹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每个人除了预习课文,还要先去采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邻居长辈,记录下他们对乡愁的看法和体会。”唐小川说,到上课时,曹老师请大家针对记录,来分享自己关于乡愁的见解和感受。由于事先有准备,大家谈起乡愁,都兴致勃勃。分享交流后,曹老师没急着发表见解,又向大家介绍了一篇同题诗,香港诗人席慕蓉的《乡愁》。通过实地采访、对比,孩子们对乡愁的认识、学习,逐渐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

    “小研究并不是简单的预习,而是指导孩子把要学习的核心内容前置和前移,让他们提前在广阔时空里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南师附小副校长曹海永老师告诉记者,以“小研究、小游戏、小伙伴”的“三小”变革为突破点,南师附小探索出了一系列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举措。

    “就拿语文课来说,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前,我们会给大家提几个个课前问题: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维也纳成为世界音乐之都?成为音乐之都的关键在哪里?”曹老师告诉记者,孩子带着问题去网上搜集资料,并进行大量相关阅读,课堂上分组讨论,最后每个组还要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学《牛郎织女》的课文前,我们会让孩子们事先阅读很多其他的古代民间故事,如《白蛇传》《木兰从军》《精卫填海》等。在阅读十几本故事后,请大家做一个表格来梳理这些故事的异同点,研究古代的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最后大家梳理发现,不少女扮男装的故事如《木兰从军》,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实。而《精卫填海》可能就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探索,渴望改造自然的愿望。“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拓展,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

    让孩子们搞小研究,教学穿插小游戏,注重小伙伴们之间互相学习和团队合作,是附小生本课程的显著特色。曹老师介绍,“三小”理念,其实是受到该校杰出的教育家先辈——斯霞老师的“字词教学多样化”的教育思想而启发得来。

    斯霞老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对于字、词的讲解,要尽量利用直观,通过实物、图画、模型、动物的观察演变以及形象化的语言,使儿童理解。通过多样化的有意义的反复练习,把学和用恰当地连结起来。这样学生学习不但轻松愉快,而且记得牢,用得活。

    “生本课程看似让老师偷了懒,其实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能提出开放性的真问题,吃透教材的关键点,抓住学生的学习困难点。”曹老师向记者介绍,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老师们进行单元的整体备课,在整体备课的过程中找准课程的教学点,并梳理出备课纪要,把教学的疑难点在备课时一一击破,从而更好地指导孩子们主动学习。

    教师强,则教育强。在南师附小,有一个数学游戏项目团队,专门开发数学游戏。该校教师提秀雷是团队主要负责人。“我们会通过一些数学小游戏,让孩子们对数字、空间、图形等有更深刻的认识。”提秀雷说,“比如七巧板游戏,除了让孩子们拼一些现有的图形外,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图形的感知能力,老师还会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图形拼出图案,让孩子们判断哪些图形未被使用。”目前这样的数学游戏不仅渗透到了每一节课中,而且二年级孩子还把数学游戏课列入了课表,每周都有一堂课。

    2008年开始,该校启动生本课程的研究试点,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最开始每个年级选2个班,生本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配合使用,今年一年级全部使用部编教材后,学校把生本课程的理念渗透到了一年级所有班级。”曹海永告诉记者。

    除了贴近儿童的教育理念,南师附小还开发出了80多门不同种类的校本课程,和几十个兴趣社团供孩子们选修。STEM课程、模塑英豪、巴克球、机器人项目、数学桌游、模拟联合国……“很多国际类的课程比如STEM项目还是省内试点,为了确保专业,我们会请来国内外的专家来编写教材开发课程。课程又是普惠和开放的,全校所有孩子都可以来选。”校长助理郭静介绍,通过各种前沿课程的学习,让很多附小走出去的孩子,在中学和大学里更具后劲,综合素质更高,“比如从附小走出去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宇佳,青年书法家程茂然等,都是在附小学习时参加了兴趣社团,培养起了艺术特长。”

     众多兴趣社团中,“红豆荚”志愿服务以“榜样作用、志愿服务、善意提醒”为行动手册,让每个孩子对“红豆荚”心生向往,主动为校园服务并时刻约束自己做好榜样。特色课程“访学营”以文化寻根为出发点,探访云锦、白局、花灯等传统非遗项目,匠心筑梦,光耀金陵,传统文化的也精髓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孩子心田。

    附小的老师们像一个个“童心捕手”,将“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贯穿在课堂教学中,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孩子们通过“小研究”“小游戏”“小伙伴”学习,大胆质疑,合作共学,自身能力不断提高。

[我要纠错]
文:王振袢&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时间 王国 住着 姐弟 三人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爱的教育铸就“童心捕手”,这所百年名校的秘诀竟是……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