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招聘会>正文

    江苏科技大学2024年招聘“首席科学家工程”团队人才及科研助理公告

    :2024年02月07日
    高校人才网

    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工程”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旨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打造高素质科研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质量和产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根据学校第一批“首席科学家...

    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工程”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旨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打造高素质科研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质量和产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根据学校第一批“首席科学家工程”团队建设任务要求,现开展团队专职科研人员、全日制博士后和科研助理招聘工作,相关招聘要求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应聘条件

    (一)招聘岗位

    专职科研岗人员、全职博士后、科研助理。

    (二)团队介绍及岗位需求

    具体团队介绍及岗位需求见附件。

    (三)应聘条件

    1.专职科研岗人员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正派,治学严谨,诚实守信。

    全日制博士(后),且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阶段专业相同或相近。

    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特别优秀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英文读写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须同时满足学校同类人员引进条件。

    2.全职博士后

    应届博士生,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科研助理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责任心强。

    全日制硕士或博士,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具备较好的语言能力和较强的文字撰写能力,能熟练应用各种办公软件。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协作能力;吃苦耐劳,心理素质良好,服务意识强,综合素质优异;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二、用工方式及待遇

    专职科研岗人员

    服务期8年。

    引进待遇(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等)、薪酬待遇等,同当年学校博士引进师资一致。

    应聘人员若符合江苏省事业编制进编要求,学校为其办理事业编制。

    全职博士后

    在站期间执行协议年薪25万元/年,按月发放,发放2年。

    若在站期间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年薪增加5万元,同时江苏省提供两年30万元生活补助(该补助不冲抵学校发放的年薪和生活补贴)。博士后业绩优秀者,出站后可申请作为师资引进,学校为其办理事业编制。

    科研助理

    按照“劳务派遣”技能型用工方式聘用,个人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团队自行聘其担任科研助理,薪酬待遇由团队科研经费开支(薪酬标准可参照学校“技能型人才”待遇标准执行)。

    若团队考核优秀,所聘任的科研助理转为校聘。

    三、报名截止时间

    “首席科学家工程”团队长年招聘海内外优秀博士科研人员;科研助理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5日。

    四、应聘方式

    应聘人员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发送拟应聘团队招聘邮箱(见附件),邮件标题格式为:姓名+应聘专业名称(或全职博士后、科研助理岗位名称)+毕业院校+学历学位+高校人才网。若所学专业适合多个岗位,可将简历分别发送至相关团队招聘邮箱。

    1.专职科研岗人员应聘咨询联系人:邵老师

    联系电话:0511-84401019

    官网:https://rsc.just.edu.cn2.全职博士后应聘咨询

    联系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511-84400966

    3.科研助理应聘咨询

    联系人:团队招聘负责老师

    附件:

    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工程”团队科研人员及科研助理需求汇总表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团队介绍

    专职科研岗人员招聘具体要求

    全职博士后招聘具体要求

    科研助理具体要求

    联系方式

    1

    海洋结构物设计及性能分析团队

    首席科学家:嵇春艳

    团队带头人为国家杰出青

    年基金获得者嵇春艳教

    授,团队主要从事新型海

    洋结构物设计、安全性评

    估、水动力性能分析等方

    向的研究工作。目前团队

    已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工信部重大专项等20余项;授权发明

    专利50余项,发表高水平

    论文200余篇,获得江苏

    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

    部级奖励10项。未来团队

    将围绕新型海洋结构物设

    计及性能分析等前沿交叉

    领域,研发新结构、新技

    术以及新方法,进一步提

    高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核

    心竞争力。

    人数:2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及其相关专业。

    年龄:32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科研业绩: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英语交流、写作能力,具有海外1年以上背景优先;

    5.招聘岗位:

    船舶与海洋工程流固耦合研究方向(1人);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方向(1人),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优先。

    人数:2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及其相关专业。3.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流固耦合。4.年龄:35周岁以下。

    5.其他要求:

    科研业绩: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英语交流、写作能力,具有海外1年以上背景优先。

    郭老师

    手机:18362890841

    邮箱:

    guojianting11@163.com

    2

    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创新团队

    首席科学家:田俊峰

    团队带头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4次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其中2项排名第1),团队依托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点、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以及船舶设计与制造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围绕我国及江苏省地方造船产业技术需求,致力于推动海洋科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研究领域涵盖船舶设计建造、海洋工程、江河湖海库生态化治理、海洋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应用基础和前沿交叉领域技术研究,为行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经多年建设,形成了一支有20余名青年博士组成的前沿科技创新团队,未来团队将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交叉领域,研发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软件,进一步提高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竞争力。

    人数:2-3人。

    专业:力学、机械工程、测绘、通信、导航、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态、水处理工程、新能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年龄:不超过32周岁

    (具备申报国家级人才资格的可适当放宽)。

    具有下列研发经历的优先聘用:

    国家级科技项目省部级科技项目主要参研人员;

    外海及极地液化天然气储存和再气化超大型重力式坐底基础结构GBS;

    船舶自动化、船舶智能化和无人船舶技术等;

    船舶环保、节能、

    低碳技术、新型绿色低碳船舶,如环保湖海疏浚清淤船、污染底泥资源化利用船、其它绿色船舶等。

    人数:3人。

    专业:力学、机械工程、测绘、通信、导航、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态、水处理工程、新能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年龄:不超过30周岁。

    4.具有下列研发经历的优先聘用:

    外海及极地液化天然气储存和再气化超大型重力式坐底基础结构GBS;

    海冰力学和极地装备相关专业;

    河湖海生态化治理相关专业;

    热爱科研工作,

    态度严谨负责,具有船海工程相关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人数:1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年龄:不超过30岁

    其他要求:

    (1)热爱科研工作,态度严谨负责,具有船海工程相关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

    神。

    刘仁伟老师

    手机:15774517515

    邮箱:

    rwliu2000@163.com

    3

    智能计算驱动高通量的高水平纳米材料课题组团队

    首席科学家:郭伟

    团队带头人为国家级重要人才,团队主要从事块体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研究,包括样品制备、微观结构表征、结构稳定性、综合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通过理解其结构性能关系,揭示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强韧化机理。团队锚定“深海空间站·深海作业装备”国家重大工程特定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原创性研究,不断拓宽研究基础,致力于在多尺度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深入研究多尺度纳米金属材料结构稳定性、微观结构与性能的本征关系,揭示多尺度纳米金属材料强韧化机理,实现金属材料综合性能的整体提高。同时团队注重人才培养,以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为重要使命。

    人数:2人。

    专业或研究方向: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纳米多孔金属、材料设计与计算、材料结构与缺陷、材料动力学、先进钢铁材料。3.年龄:32周岁以下。

    4.其他要求:已在相关领

    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

    人数:3人。

    专业:金属材料、材料设计与计算、金属腐蚀。

    年龄:30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

    人数:1人。

    专业:金属材料、材料设计与计算、英语。3.年龄:30周岁下。

    4.其他要求: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

    王老师

    手机:15805299979

    邮箱:

    weiguo@ust.edu.cn

    4

    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

    首席科学家:施伟东

    团队带头人为国家杰出青

    年基金获得者施伟东教

    授,团队针对海洋资源高

    效催化转化效率低、成本

    高、能耗大等关键问题,

    依托学校材料学科与工程

    和海洋与船舶工程两个江

    苏省优势学科,系统开展

    海洋生物质转化、海水淡

    化与分离、海上能源存储

    与利用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业应用。目前团队已主持国家优青项目、中德

    科学中心国际合作项目、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团队成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等人才项目。在Nat.Commun,Angew.Chem.Int.Ed.,AIChEJournal,Chem.Eng.Sci等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

    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学术

    奖励。

    人数:2-3人。

    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

    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

    年龄:32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至少发表1

    篇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

    人数:3人。

    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

    程;生物工程;化学。3.年龄:30周岁以下。

    4.其他要求:至少发表2篇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学术论文。

    余玉老师

    手机:15555199019

    邮箱:yuyu@ust.edu.cn

    5

    资源昆虫功能基因挖掘与高效利用团队

    首席科学家:谭安江

    团队带头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谭安江教授,团队挖掘昆虫发育变态、性别决定、环境适应、食物选择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阐明其分子作用机制,是现代昆虫科学的核心课题。本团队长期致力于创建和优化以家蚕、寄生蜂等资源昆虫为代表的昆虫遗传操作和基因编辑体系,在此基础上挖掘功能基因,并结合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昆虫发育和性别的遗传调控、昆虫食性调控的分子机制、创建生物新素材等多项研究。本团队的研究工作旨在探索昆虫生物学中若干重要科学问题的同时,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响应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我国现代资源昆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人数:2人。

    专业:生物学相关。

    年龄:32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具有农业昆虫学、农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具备优秀的独立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独立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已发表3篇以上高质量学术论文。

    人数:2人。

    专业:生物学相关。

    年龄:35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具有或即将获得农业昆虫学、农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熟练掌握常规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能独立开展相关实验;

    热爱科研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强,有较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或即将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人数:1人。

    专业:生物学相关。

    年龄:30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在生物学等相关领域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对科学探索有浓厚兴趣,富有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英文阅读理解能力;

    工作勤奋,主动性强,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郭老师

    电话:0511-85616661手机:15262903699

    邮箱:

    justswxy@163com

    6

    高端船海装备设计及理论团队

    首席青年科学家:张建

    团队带头人为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张建教授,团队主要从事深远海耐压装备、深海采矿机理、特种水下机器人、船海专用测试装备及复杂机电成套装备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创新了全海深耐压结构极端环境安全预报方法,应用于多台深海潜水器;研制了国内首台套1200T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装备、调距桨单叶静平衡系统等多型船海专用测试装备;开发了国内领先的系泊链/锚链闪光对焊、异型管材自动成形、水下清洗机器人等系列智能成套装备并获得江苏亚星锚链、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业内知名单位的高度认可。团队现有教授4人、

    副教授5人。近五年,团

    队主持国家级项目17项,

    出版专著5部,发表高质

    量论文72篇,授权发明专

    利137件;研究成果获江

    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均排名第1)。

    人数:2人。

    专业:船海、机械、材料、航空。

    年龄:32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有丰富的船海机械产品研发经验;

    具有代表性高水平科研成果。

    人数:3人。

    专业:船海、机械、材料。

    年龄:35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科研实践经历丰富

    具有2篇以上

    高质量学术论文。

    人数:1人。

    专业: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

    年龄:30岁以下。

    其他要求:

    硕士、海外学位;

    有1-2年企业工作经历,熟悉新产品研发流程,参与过新产品研发项目;

    有团队管理经历,成果意识强;

    能熟练使用英语

    交流。

    薛老师

    电话:0511-84493568手机:13511699119

    邮箱:

    xueyu1027@just.edu.cn

    7

    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团队

    首席教授:张健

    团队带头人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张健教授,团队深入开展了极地环境条件下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工程应用和基础研究,提升了我国在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方面的综合实力,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团队。承担了我国新一代大型破冰船的破冰能力及结构强度评估工作,参与了挪威世界最先进的极地FPSO船体防冰设计、我国雪龙2号破冰结构分析与审图、多用途极地散货船等重要极地工程装备的防冰设计研发中,为我国极地事业工程装备的研制和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主持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8

    项,发表论文著作63篇,

    授权发明专利56件,获计

    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次。

    人数:2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及其相关专业。

    年龄:32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学历:船海专业相关院校毕业博士;

    科研业绩: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

    科研能力:1)能熟练运用船舶领域相关软件、具有自主编程等二次开发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

    人数:3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及其相关专业。3.年龄:35周岁以下。

    4.其他要求:

    学历:船海专业相关院校毕业博士;

    科研业绩: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英语交流、写作能力。

    人数:1人。

    专业:工科、管理等专业。

    年龄:30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学历: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或在校博士研究生;

    科研业绩: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胡老师

    电话:0511-84401133手机:15061480207

    邮箱:

    justzj@just.edu.cn

    8

    粮食发酵与高值化利用团队

    首席教授:余永建

    团队带头人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

    二层次培养对象余永健教

    授,团队以粮食发酵产品

    为研究对象,针对优良菌

    种不多、发酵机理不清、

    智能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开展发酵食品理论与技术、发酵食品营养与功能、新型发酵食品开发、发酵

    食品安全与检测、发酵智

    能化装备等研究,形成粮

    食发酵食品新技术及特色

    功能性发酵食品的系列成果。团队现有成员10人,

    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

    人,讲师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

    人数:2人。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及相关专业。

    年龄:32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博士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阶段专业相近;

    近5年,发表本学

    科高质量学术论文5篇以上。

    人数:2人。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及相关专业。

    年龄:35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博士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阶段专业相近;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本学科高质量学术论文4篇以上。

    顾老师

    电话:0511-85626711手机:13914569200

    邮箱:

    sdxyugu@just.edu.cn

    9

    数智创新管理与知识治理

    首席教授:孟庆良

    团队带头人为江苏省社科

    英才孟庆良教授,团队以

    数字经济情境下的创新管

    理与知识治理相关问题为

    研究对象,整合复杂社会

    网络、大数据分析与软计

    算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

    企业典型场景,探索大数据管理决策、智能决策与博弈优化、网络化开放创

    新、数字化平台及其知识

    治理等问题,努力在国家

    级重大重点课题、高水平

    人才计划、高级别科研获

    奖、高层次科研团队打造

    等方面实现突破。

    人数:2人。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年龄:32周岁以下(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其他要求:

    高水平成果要求:发表领域内高水平期刊论文3篇或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

    背景/经历要求:具有计算机数学等理工科背景优先或具有海外1年以上背景优先;

    符合学校人才招聘的其他要求。

    人数:2人。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年龄:35周岁以下(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4.其他要求:

    高水平成果要求:发表领域内高水平期刊论文3篇或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

    背景/经历要求:具有计算机数学等理工科背景优先或具有海外1年以上背景优先;

    符合学校人才招聘的其他要求。

    司老师

    手机:18851196287

    邮箱:

    fsyuan@just.edu.cn

    10

    船海工程瞬态强非线性流固耦合动力学

    首席教授:崔杰

    团队带头人为江苏省杰出

    青年基金获得者崔杰教

    授,团队主要从事流固耦

    合动力学、砰击水动力学、

    气泡动力学、结构冲击损

    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团队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工信部重大专项专题等10余项纵

    向项目;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在《JournalofFluidMechanics》《PhysicsofFluids》《UltrasonicsSonochemistry》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检索8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

    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未来

    团队将围绕出入水砰击、

    瞬态强非线性流固耦合、

    新型海工装备研发等方

    向,开展学科交叉与融合,

    建立新技术与新方法,突

    破相关核心关键技术。

    人数:2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及其相关专业。

    年龄:32周岁以下。

    研究方向:

    流固耦合动力学;

    绿色与智能船海工程装备技术。

    5.其他要求:

    科研业绩: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英语交流、写作能力;

    具有Linux/Unix平台使用经验、C++、Fortran等语言编程经验者优先。

    人数:2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及其相关专业。3.年龄:35周岁以下。

    4.研究方向:

    流固耦合动力学;

    绿色与智能船海工程装备技术。5.其他要求:

    科研业绩:已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英语交流、写作能力;

    具有Linux/Unix平台使用经验、C++、Fortran等语言编程经验者优先。

    陈老师

    手机:18252582160邮

    箱:chenxin2019@hotmail.com

    11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及制造工艺力学团队

    首席教授:刘昆

    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碰撞/搁浅性能、新式抗冲击结构设计以及结构安全性评估、船舶工艺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碰撞/搁浅损伤机理、新式耐撞抗冲击防护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多项创新成果。团队负责人是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目前担任国际船舶与海洋结构大会(ISSC)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工艺力学学组委员兼秘书,海洋钢结构协会理事。该团队目前具有教授3名,副

    教授5名,讲师3名,师

    资博士后1名,承担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

    级项目30余项,获省部

    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3项。

    人数:2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3.年龄:年龄在32周岁以下、应届博士毕业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

    4.其他要求:

    具有较强的外文学术论文读写能力;

    工作勤奋、踏实,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人数:2-3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

    年龄:年龄在35周岁以下、应届博士毕业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

    其他要求:

    具有较强的外文学术论文读写能力;

    工作勤奋、踏实,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人数:1人。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

    年龄:年龄在30周岁以下。

    其他要求:

    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服务意识强,综合素质良好;

    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和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

    胡老师

    电话:0511-84401133手机:15061480207

    邮箱:chxy@just.edu.cn

    12

    新型电化学

    能量储存与

    转换技术团

    首席教授:

    苏超

    团队带头人为江苏省特聘

    教授苏超,团队立足于江

    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现有江苏特聘教授1人(团队负责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全员具有博士学位。团队负责人入选2022和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团队成员肖蓓蓓副教授入选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团队围

    绕新能源利用,主要从事

    新型的电化学能量储存与

    转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

    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水

    制氢、高效储氢系统、新型电池技术(锂/钠离子电池、锂/钠硫电池、空气电

    池)、电极材料设计及内在

    机理揭示等。团队成员承

    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合计10项;团队成员发表SCI论文合计20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累计20余

    篇,授权专利10余项。

    人数:1人。

    专业:能源动力工程、新能源工程、化学工程、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0周岁,有优秀研究经历可适当放宽博士毕业年限和年龄。

    4.其他要求:

    近3年取得博士学位人员或应届博士毕业生;

    身心健康,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篇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

    具备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领域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夏老师

    手机:15862979863

    邮箱:ndxy@just.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江苏 科技 大学 首席 科学家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