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中德高校联合举办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会议

    :2025年10月19日
    人民看点

    中德合办会议讨论人工智能在教育、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

    t11508c75c82bf2d930d2277064.jpg

    人民网维尔道10月18日电( 记者郭梓云)10月17日,德国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与上海电机学院共同主办的“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会议:教育、工业及应用研究的视角”成功举办。来自中德两国的高校教授和研究人员、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等各界人士参与会议。

    德国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教授约尔格·莱夫-斯蒂芬在会议上发言。 人民网记者 郭梓云摄

    本次会议由“人工智能的应用”和“资质与未来技能”两部分组成,重点关注在教育、工业及应用研究中,新兴或已成熟的人工智能应用理念,展示与探讨了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同时探讨中欧人工智能的不同立法实践、中欧科技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共同关心的主题。

    当今时代,人们面临着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转型、专业人才匮乏、能源危机,以及针对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日益增多等一系列挑战。人工智能领域智能、创新且实用的技术进步,将在应对这些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德国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校长乌尔里克·蒂佩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愈发紧密相连。身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在思索怎样让人工智能更有效地改善教育与研究,为年轻人提供更强大的助力。因此,中德双方开展交流合作并为此付出共同努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教育、工业、企业等各个领域出现全新的挑战。此次会议从产教融合、工业应用、法律规范、哲学等不同维度切入,为大家搭建了相互理解、促进合作的平台。作为强调应用性与实践性的高校,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更应走在前沿,结合中德双方的发展优势,携手推动技术进步,造福人类。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周志强参赞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领域富含诸多潜力,蕴藏着中德教育科研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中德两国对人工智能战略均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与融合,同时不断增进对人工智能治理的共识。希望中德两国能够加强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伦理等方面的合作,倡导技术普惠、缩小数字鸿沟,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更多中德智慧。

    德国imk工业智能公司首席执行官拉尔斯·弗里茨舍认为,这次会议不仅是一场专家的盛会,也是中德双方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宝贵交流,未来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上海电机学院与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自2017年以来一直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通过高层互访和学生交流逐步加强了联系。这次会议汇聚教育、产业及应用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视角,有利于推动兼具伦理与社会责任的人工智能发展,促进中德双方对话与合作。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中德人工智能合作 会议讨论 人工智能应用教育工业 立法实践 产教融合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多国专家齐聚深圳龙岗共探AI艺术融合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