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国治逝世,其创立的“周模型”被编入多部教材

    :2025年10月21日
    新京报

    周国治先生毕生献身于冶金材料物理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事业。

    10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沉痛悼念周国治院士。讣告中提到,著名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周国治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0日13时在美国波士顿逝世,享年88岁。

    周国治曾任第七届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第十三届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创立的“周模型”被系统地编入多部高校教科书和专著中,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周国治。图/北京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公开资料显示,周国治,广东潮阳人,1937年3月生于南京。父亲周修齐早年留学德国,曾在上海同济大学、南京西门子等单位工作。幼时因贪玩功课不佳,常受父亲责备。但一次与姐姐的争执激发了他的自尊心,他独自解开一道几何题,从此学习热情高涨,成绩大幅提升。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努力与坚持的重要性。1955年,在父亲与同事的引导下,周国治以优异成绩进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怀揣铸就钢铁强国的理想,他在学术严谨、注重实践的钢院里拼搏笃志,向冶金科学高峰迈进。

    1964年,周国治破解了冶金学家邹元燨的难题,获高度评价。此后,他提出“R函数法”。1975年,周国治在《中国科学》发表多篇论文,产生重大影响。1979年,42岁的周国治考取留美访问学者,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师从国际冶金界权威Elliott院士。在国际舞台上,周国治展现出卓越才能,提出了“R函数计算法”。

    在几何模型领域,周国治挑战传统,提出“二元系代表点”应与第三组元有关的观点,解决了传统模型中的矛盾,实现了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在气—固反应动力学领域,他跳出旧观念,从真实物理图像出发,建立了统一动力学模型,提高了计算精度。1995年,周国治在国际相图会议上发表了“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并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周模型”(Chou Model),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周国治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校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为高等教育事业和冶金学科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周国治先生严谨治学,平易近人,甘为人梯,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深受学界敬仰。他的逝世是冶金学界、教育界和北京科技大学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周国治先生!”北京科技大学在讣告中写道。

    北京科技大学发布讣告。图/北京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周国治 院士 逝世 讣告 北京科技大学 周模型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