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举办高校成果转化活动,5项合同金额达4.75亿元,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山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上“货架”
5项高校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4.75亿元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近日,山东高校好成果首场发布活动在山东科技大市场举行,5项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4.75亿元。
山东高校好成果发布活动由山东省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主办,旨在引导高校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常态化征集发布重大科技成果,凝聚科技成果转化合力,营造科技成果转化良好氛围,让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走下“书架”、走上“货架”,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本次发布活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集中发布了5项科技成果。其中,山东大学研发的氧化铝纳米结构材料,突破氧化铝凝胶纤维连续稳定陶瓷化、晶种稳定批量化制备等关键技术,成功打破高端领域进口依赖,实现“国产替代”。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研发的海洋浮标与台站技术,攻克了在恶劣海况下浮标的可靠性和系留技术难题,解决了长期、可靠、连续原位监测的瓶颈问题,显著提升海洋传感器国产化率;发明的高性能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解决了石油石化、蒸汽管道、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保温隔热的难题,为高端制造提供“强支撑”。山东科技大学研发的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电解池技术,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滨州医学院研发的新型肿瘤靶向磁共振造影剂技术,破解早期肿瘤精准诊断难题,为生命健康筑起“防护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