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闽东畲乡有所“特色校”:传文化、促产业、育人才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青年报

    闽东畲族乡学校将茶山作黑板,教学生用直播助农销手工茶。学校传承畲族文化,结合产业培养人才,学生泡茶赛、非遗技艺助振兴,职业认同感增强。

    在闽东的畲族乡间,有一所别具一格的学校,学生们的“课本”是沾着露水的茶芽,“黑板”是绵延的茶山,而“课后作业”则是架起手机在直播间里帮助畲族老乡推广手工花茶。

    这所畲族乡间的学校,把非遗传承刻进了基因,从畲族民歌到传统技艺,都成为课堂上的宝贵内容。在这里,畲族民歌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山哈生来爱唱歌——畲族民歌集》等一部部原创乡歌云教材,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了畲族的历史、风俗和文化底蕴。在茶艺课堂上,结合当地特色养生花茶产业,学生们不仅在比赛中崭露头角,还为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的妇女们带来了灵活就业的机会,让非遗成为带动乡亲增收的“源头活水”。

    但就在几年前,这里还不是这样。谈到变化的原因,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曾柳娟说:“强化学生职业认知,校企共生服务地方,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茶艺与茶营销专业课程。受访者供图

    围绕产业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曾柳娟现在还记得刚到学校时在幼儿保育专业的课堂上的画面,一个学生满脸无奈地说:“老师,我们学幼儿保育,不就是给孩子擦屁股吗?”这句话让她心里猛地一紧。她发现,在一些学生心中,职业学校并非第一选择,专业只是谋生的手段,这种自卑感比技能不足更可怕。于是,她立刻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的想法:“错!你们未来不是‘擦屁股的阿姨’,而是懂教育、会保育的复合型人才!”

    回到办公室,曾柳娟想了很多,如何让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认知发生根本上的变化?这位音乐教师出身的校长,下定决心,一定要作出改变!从哪儿开始呢?她想,何不从自己的专业入手,把美育变成重塑职业尊严的“钥匙”?于是,她带着相关院系的学生们开始到当地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等开展非遗传承、产业发展调研,发现一方面,畲族有茶艺、服饰、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特色,但面临着推广难题;另一方面,当地农村妇女收入以传统农业为主,收入低。是否能把美育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很快,同学们拿出了畲族特色手工花茶项目的方案。茶园里、校园里,讨论越来越热烈:“要挑选上等的茶芯,用线把干花绑起来,绑成各种形状,把干花包裹在茶叶里,然后用纱布包裹成各种形状,烘干后就可以炮制花茶……”这是畲族特色手工花茶项目团队师生和当地擅长制茶的农村妇女们在分享,大家捻茶裹花、穿线塑形,亲手体验工艺花茶的制作全过程,在指尖流转间感受花与茶的奇妙交融、思考产业发展方向。

    如今,由师生和当地制茶阿姨们共同打造的手工花茶,泡开后会像跳舞般展开,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福安礼物”。

    这样的变化给了曾柳娟很多思考。“复合型人才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紧密围绕本土产业需求开展实践,造福一方,同学们的职业热情自然会被点燃。”她说。

    曾柳娟和学生们在课堂交流互动。受访者供图

    “带着文化自信和技术底气的种子,终会长成森林”

    同学们的课堂里,不但有花香茶香,还有音乐交融。

    曾柳娟尝试将唢呐、琵琶的历史搬进思政课里——从丝绸之路上传来的乐器,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融的“活教材”;在中外歌曲对比课上,她帮助学生从苏格兰风笛与畲族芦笙的共鸣中,感受“平视世界”的底气;介绍曾侯乙编钟时,她向学生展示当时中国金属冶炼和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探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坚定文化自信,到坚信自己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在学生们变得更有光的眼神里,曾柳娟发现,这一堂堂音乐课,成了她和学生们互相启发、提振信心的窗口。

    如今,依托福安茶科所等单位,同学们有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走进茶园,学习茶树育种、非遗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同时,结合电商营销课程,为当地茶企直播带货、设计品牌。“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既让孩子们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茶叶种植、非遗制茶与电商运营全流程,又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办法,还提升了畲族非遗的影响力,一举三得。”学校老师介绍。

    此外,学校还对接宁德时代等当地龙头企业,开设新能源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学生们参与设计的生产线优化方案,因其创新性和实用性,已被企业推广使用。

    “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仅是学习者、问题的解决者,更是当地发展的助力者。”这是学校一位老师的调研笔记中的一句话。

    “我们培养的不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是带着文化自信和技术底气走向世界的‘种子’。只要土壤肥沃,终会长成森林。”曾柳娟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安俐 杨月 实习生 潘颖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28日 06版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畲族民歌非遗传承教育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 茶艺与茶营销专业 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手工花茶产业发展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