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非遗赋能焕新彩,济南非遗高校联盟共绘传承发展新图景

    :2025年11月03日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非遗研讨会于山东管理学院举办,政校联动,22位传承人获聘特聘教师,授牌基地。多场研讨、展示传承非遗,探索活态传承路径。

    11月1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东管理学院、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非遗高校联盟、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管理学院孔令科工作室共同承办的非遗传承与地方赋能研讨会暨孔令科工作室非遗精品展在山东管理学院成功举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蒋士秋、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曲晓妮、山东管理学院教务处处长李全海、济南市文化馆副馆长付伟安等领导出席,驻济高校专家、非遗传承人代表、文创企业负责人、新闻媒体记者及学院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

    政校联动,开启非遗传承新篇章

    本次活动以“保护、传承、创新”为核心,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实地考察等多元方式,搭建政校协同对话平台,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地方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现场举行了隆重的聘任与授牌仪式,22位非遗传承人获颁“山东管理学院特聘教师”证书,同时还为符合研学标准、具备接待能力的传承人工作室、传承空间颁发“山东管理学院非遗传承基地”牌匾。这一“聘教师、建基地”的双重举措,不仅将传承人的实践经验与高校的理论教学资源紧密绑定,更标志着传承人与高校在人才联合培养领域的合作,迈向制度化、体系化的新阶段,为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颁发聘任教师证书

    为非遗传承基地授牌

    智慧碰撞,共探非遗发展前沿议题

    学术演讲环节,行业专家围绕非遗传承发展前沿议题展开深入对话。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文化遗产系于亮主任深入探讨了本科阶段非遗人才培养路径;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职财经会计系魏晓旭副教授提出“五链贯通”理念,阐释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李干讲师以学院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为例,解析非遗实践新模式。专家们从产教融合、非遗项目实践、文创设计等多维度展开深度论述,为非遗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前瞻视角。

    案例分享,拆解非遗“破圈”密码

    专题座谈中,传承人代表从自身实践为样,分享非遗“破圈”经验。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以“‘影’造美好生活”为主线,阐释“皮影+”的创意创新发展路径;柳编、纸艺翻花传承人刘凤臣分享了他在传统编织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的创新作品,用“老手艺+新设计”征服年轻群体;济南剪纸传承人王涛系统梳理了济南剪纸的历史脉络与发展现状,讲述“挖掘地域文化符号,讲好济南故事”的实践案例。这些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为非遗从“保护”走向“活化”提供了鲜活参考。

    匠心展示,彰显非遗时代魅力

    此外,由济南市文化馆精心组织的锡雕、济南皮影戏、侯氏社火脸谱等10个特色非遗项目亮相活动现场,传承人现场展示,讲述非遗故事。精雕细琢的锡雕器物、灵动传神的皮影文创、色彩浓烈的社火脸谱、巧夺天工的葫芦烙画……一件件作品既凝聚着传统匠心,又闪耀着创新火花,引得师生纷纷驻足欣赏,在互动中深刻感受非遗的技艺之美、文化之韵与时代活力。

    参观山东管理学院非遗传承基地

    本次活动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生态,探索出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山东管理学院作为“青春·守护”济南非遗高校联盟的核心成员,在课程体系建设、科研项目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与济南市文化馆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深度合作格局。下阶段,济南市文化馆将持续发挥济南非遗高校联盟纽带作用,深化与驻济高校的战略合作,整合优质资源,拓宽非遗传承实践渠道,不断探索“非遗+旅游”“非遗+产业”“非遗+科技”等融合发展路径,为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非遗传承 政校联动 山东管理学院 非遗高校联盟 非遗研学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