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管理学院用细节保障肌无力新生吴志腾入学,调课设宿舍,配无障碍通道,党员学生组成的“帮扶墙”助其适应。
秋风送爽,爱心满盈。当全国各地的学子怀揣梦想踏入大学校园时,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2025级公共关系专业新生吴志腾收获了一份来自学校的温暖守护。学校用细致入微的关怀与坚实有力的行动,为这名患有肌无力的新生铺就了一条充满爱与希望的逐梦之路。
提前谋划织密“保障网”
为切实保障特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需求,在学校党委统一指导下,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后勤管理处成立专项工作组,结合吴志腾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入学保障方案,以精细化服务解决入学难题。学校将位于公寓楼一楼的一间宿舍作为吴志腾及陪读家人的住所;协调多个学院,将吴志腾全部课程调整到教学楼一楼教室;同步优化居住环境,将宿舍原有上下铺更换为两张全新单人床,配齐桌椅等生活设施。同时,全面贯通教学楼、宿舍楼等重点区域的无障碍通道,真正实现“居住舒心、出行无忧”。
从“硬件改造”到“软件优化”,一系列暖心举措为特殊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搭建了坚实桥梁。彰显了学校党委“以人为本”的育人温度,践行“办实事、解民忧”的生动实践。
先锋力量筑起“帮扶墙”
“我是党员,让我来!”“有需要随时找我们,我们24小时在线!”在劳动关系学院党委的号召下,一批优秀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踊跃参与,组成“吴志腾小分队”——一支隶属于学院“红星助学・党员先锋岗”的特色队伍,用青春力量为新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帮扶墙”。
新生报到前,小分队的同学们主动帮忙打扫宿舍卫生,检查水管和卫生间,让吴志腾和家人住上干净、卫生的小屋。报到当天,小分队早早做好了准备,协助吴志腾整理资料,完成新生注册。从暖心欢迎到入学后的生活照料,从日常陪伴到应急保障,小分队的同学们用“一对一”“多对一”的精准帮扶模式,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融入每一个细微的行动中。他们说,要将接力棒传递下去,帮助吴志腾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吴志腾在日记中写道,“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让我在陌生的校园里不再害怕,也让我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小分队的同学们则表示,“能参与到‘红星助学’活动中,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同学,既是对‘党员身份’的践行,也是对学院‘红匠铸魂’品牌精神的传承。看到同学能顺利学习、开心生活,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红星助学・党员先锋岗”不仅是一次次的帮扶行动,更是劳动关系学院“红匠铸魂”党建品牌的延伸与深化。“红匠”精神在关爱与传承中闪耀着光芒。
今后,学校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帮扶模式、拓展服务范围,让更多学生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成长成才,让党建的温度照亮每一位学子的逐梦之路。
(来源:山东管理学院)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