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新学院将服务“双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新兴交叉领域学科布局,破解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填补高端创新人才缺口,构建覆盖战略关键领域、衔接国...
10月12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该校“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四个新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四个新学院将服务“双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新兴交叉领域学科布局,破解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填补高端创新人才缺口,构建覆盖战略关键领域、衔接国家需求与区域发展的学科新矩阵。
北京工业大学成立四个新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供图
北京工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建校65周年为契机,全景呈现北工大“因工业而生、随改革而兴、伴现代化而强”的发展脉络。其中,本科生深造率从2012年27%提升至66%、累计输送20万余名毕业生成为区域发展中坚力量。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表示,建校65年来,北工大一直得到国家和北京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如今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框架已基本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会上,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4个新学院揭牌。其中,新能源学院是学校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北京市能源产业布局关键举措,服务首都绿色发展,填补我国新能源产业人才缺口;集成电路学院是破解国家芯片“卡脖子”难题、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布局,将打造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微纳芯片与制造、集成电路可靠性工程、智能计算系统等四大特色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学院是学校对接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服务首都“2441”产业规划的重要布局,服务北京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是落实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守护首都数字安全的关键举措。
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戴琼海作为战略科学家代表表示,四个新学院同时成立,是北工大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打出的学科建设“组合拳”,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他希望北工大继续面向国家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推进学科交叉,积极布局前沿新兴领域,加快一流大学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项目为驱动,加快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着力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人才、拔尖人才和战略人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赋能智慧环保、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融合发展,为国家和首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北工大表示祝贺。面向未来,他强调,学校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持续走在前、做表率;要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持续走在前、做表率;要在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上持续走在前、做表率。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凝聚战略急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协同发展合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和人才高地。
北京工业大学分别与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及小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贯通“科研—人才—产业”创新链条。三项合作围绕校际协同、医工融合与产教联动等多个维度展开,为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与产业升级提供系统性支撑。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