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联合学校举办音乐思政课合唱比赛,融合黄河文化与爱国教育,师生同唱黄河颂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10月11日下午,激昂的旋律在山东协和学院学术报告厅久久回荡。
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与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联合举办的“同唱黄河颂歌、奏响爱国强音”大中小学音乐思政课暨合唱比赛活动,将音乐表演、黄河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思政课。
学校党委副书记于侠章、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执行校长张洪水等领导与四百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这场“音乐铸魂”的思政大课堂。
在活动筹备阶段,主办方组建专项团队,深入开展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校园访谈等形式,广泛收集不同学段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黄河文化传承的需求与建议。调研发现,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感染与鼓舞,大中小学生爱国热情普遍高涨,渴望通过合唱、表演等鲜活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示不同学段风采。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及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最终确定举办一场以“同唱黄河颂歌、奏响爱国强音”为主题,以合唱比赛为载体,融入音乐舞蹈表演与革命文化元素的大中小学音乐思政课,让师生在沉浸式环境中感悟黄河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转化为助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实际行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活动现场,于侠章上台开场导学,阐述黄河文化和爱国主义内涵,从“传承黄河文化、坚定民族自信、勇担强国使命”三个方面,明确课堂育人目标,引导大中小学生透过歌声感悟黄河文化,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令在场师生对活动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参与热情。
随着悠扬的旋律响起,来自学校六个二级学院和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12支学生代表队依次登场,用歌声诠释对黄河文化的热爱,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小学组的孩子们身着整齐的服装,用稚嫩的嗓音唱起《黄河口 黄河娃》,清澈的歌声中充满对母亲河的纯真向往;中学组以一首《保卫黄河》,展现出少年们“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壮志豪情;大学组则以《黄河大合唱》选段震撼全场,恢弘的气势、饱满的情感,将黄河的磅礴力量与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学段的师生还共同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当熟悉的旋律回荡在现场时,台上台下齐声高歌,爱国的旋律交织成一股强劲的暖流,凝聚起跨越年龄的爱国强音。
为保证比赛的专业性与公正性,活动邀请了思政课教师、音乐教师、教学督导等专家组成评委团,对各代表队进行综合评分,并现场点评,既肯定各代表队的亮点,也提出专业的改进建议,让师生们在比赛中收获成长。颁奖环节更是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当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依次揭晓时,获奖师生们欢呼雀跃,击掌相庆。
大学生李具澳激动地说:“以前觉得思政课有些枯燥,这次通过合唱黄河歌曲,我真切感受到了黄河精神的力量,爱国情怀在歌声中油然而生。”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的张欣老师深有感悟地表示:“孩子们在排练和演唱过程中,主动了解黄河故事,这种‘寓教于乐’的思政课堂,比单纯说教更有效。”
此次活动打破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学段壁垒,以音乐为纽带,让爱国精神在不同年龄层师生心中落地生根,凸显了思政课堂的育人实效。
(来源:山东协和学院)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