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创新阅读模式 济南中学获评山东省“书香校园”

    :2025年10月22日
    壹点探校

    济南中学获评山东省“书香校园”,创新阅读空间,构建社群化生态,通过立体化课程深度推进阅读,获认可。

    近日,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及济南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济南中学(济南东城实验高级中学)凭借其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突出实践与创新成果,成功入选济南市书香校园典型案例,并获评山东省“书香校园”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学校深化青少年阅读行动的肯定,更为全省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济南经验”。

    立体化阅读空间:让书籍触手可及

    为构建“人人可读、处处能读”的校园生态,济南中学以空间重构为突破口,打造多维度阅读场景。学校每周开设“图书阅览与管理”校本课、“走进图书馆”劳动课及语文阅读课,形成“课程+实践”双轨驱动模式。功能区划分上,设置经典阅读、红楼梦专题、济南文化等特色专区,并打造“敦品笃学书吧”“备课资源角”等细分空间,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通过“书香进教室”“书香进楼层”活动,班级图书角、楼层小书吧实现书籍精准配送,学生借阅时间缩短60%;备课室引入学科核心期刊,构建“教研+阅读”融合场景。此外,由师生组成的“书香志愿者”团队每日整理书籍,形成“阅读-维护-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社群化阅读生态:构建全员参与的文化共同体

    在济南中学,阅读已突破师生边界,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生活方式。教辅工勤人员利用碎片时间在小书吧阅读的身影,印证了“书籍从摆设变为心爱之物”的转变。学校通过“图书漂流”“好书共享”计划,打破年级、部门壁垒,形成跨群体阅读社群。据统计,全校年均借阅量提升120%,教职工参与阅读活动比例达95%,真正实现“书香浸润每一个角落”。

    课程化阅读活动:从知识输入到精神输出的闭环

    为深化阅读内涵,学校构建“输入-加工-输出”全链条活动体系。定期举办的“诗意青春”诗歌朗诵、“承古育今”历史话剧、“演绎经典”戏剧节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创意改编等方式内化文本价值。在2024年戏剧节中,学生自编自导的《红楼梦·青春版》获市级奖项,展现“以演促读”的显著成效。校长表示:“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懂书,更要让他们通过创作表达思考,实现从‘读者’到‘创作者’的蜕变。”

    书香校园的深层逻辑:制度、活动与文化的三重赋能

    “真正的书香校园不是图书馆的规模,而是阅读成为生活常态。”济南中学党委书记指出。学校通过制定《阅读积分管理制度》,将阅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开发“经典诵读”“整本书研读”校本课程,形成12门特色阅读课程群;每年举办“读书文化节”,邀请作家、学者进校园,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此次获评“书香校园”,标志着济南中学在文化育人领域迈上新台阶。该校将持续挖掘阅读资源,打造“处处有书伴、时时闻书香”的立体化文化空间,为培养新时代书香少年注入持久动力。

    (通讯员 于音迪)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济南书香校园案例 济南中学阅读空间 全员阅读生态 济南学校阅读课程 书香校园建设模式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