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小学四年级开展数学讲题活动,学生当“小老师”讲题,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深化知识理解。
近日,济南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四年级开展数学讲题活动。作为学校“数学讲题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从“解题者”转变为“讲题人”,通过清晰表达解题思路、拆解数学难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展现新时代少年的智慧与风采。

讲题现场设在各班教室,“小老师”们按顺序依次上台,展现出别样的专注与认真。有的学生先快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快速画出线段图,笔尖划过黑板时还小声念叨“这里要标清楚总路程和速度”,边画边在图上标注关键数据,偶尔回头看看台下同学,确保大家能看清细节;有的则双手捧着提前写好解题步骤的纸张,逐句向同学拆解:“这道应用题要先求单个物品的价格,再算10个物品的总价,所以第一步得用除法”,语气里带着“小老师”的严肃,还会主动提问“大家这一步听明白了吗”,互动感十足;当老师抛出“为什么这一步不能用加法”的疑问时,四(2)班学生张宗瑞短暂思考后眼睛一亮,立刻举着生活中的例子补充:“比如买3支铅笔花9元,求1支多少钱,总不能把3和9加起来吧,得用除法算呀!”生动的类比让在场同学频频点头,老师也笑着侧耳倾听,露出赞许的表情。
“以前上课听懂了,就觉得自己完全会了,今天站上台讲题才发现,哪一步没想透彻,一开口就卡壳。”四(5)班学生乔佳禾讲完题后,抬手擦了擦额头的薄汗,嘴角却扬起大大的笑容,“现在把步骤一步步讲清楚,感觉这道题我彻底吃透了,特别有成就感!”台下的同学们也听得认真,遇到没懂的地方会举手提问,“小老师”们则尽力解答,课堂氛围活跃又有序。
活动中,老师们手持笔记本,不仅认真记录每位“小老师”的解题思路、表达逻辑,还会在关键处适时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思路。每当学生讲清一个难点,或是用新颖的方法解题时,老师们便立刻竖起大拇指,轻声称赞“这个思路很清晰”“例子举得特别好”,及时的鼓励让“小老师”们更加自信。
四年级数学组备课组长李杰表示,让学生担任“小老师”讲题是学校教学方式的一次重要尝试。“这种形式不仅能直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在表达过程中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刚开始有学生上台时紧张得忘词、声音发颤,经过几次练习后,现在大多能从容地梳理步骤,甚至能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孩子们从‘会做题’到‘会讲题’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课堂上最温暖的风景。”

此次数学讲题活动,不仅让四年级学生在梳理、表达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李杰表示,后续将继续推进“数学讲题系列活动”,让更多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当老师”的体验中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