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济南高新一实验教师陈之云:用“共情钥匙”打开学生学习心门​

    :2025年10月28日
    壹点探校

    教师陈之云耐心引导沉迷漫画的"叛逆"学生小杨,发现其畏难情绪后用共情和个性化方法帮助其改进学习,使小杨从抵触转为主动求知。

    从晚延时课堂藏漫画书的 “叛逆” 男孩,到英语课追着老师问问题、听写全对的积极学生,济南高新一实验学校学生小杨的转变,源于教师陈之云的耐心引导,陈之云不仅让学生实现学习蜕变,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教育是心灵唤醒心灵” 的深刻内涵。

    课堂“小插曲”:发现学生抵触情绪

    晚延时时段,教室沉浸在安静的学习氛围中,陈之云却注意到第三排学生小杨始终低头,手指在桌洞反复摩挲。她轻步走近后发现,小杨正将漫画书藏在英语课本下,完全未察觉老师到来。

    “小杨,晚自习该做什么,你清楚吗?”面对陈之云平和的询问,小杨抬头时眼神满是不耐烦,将漫画书塞进抽屉后嘟囔“知道!我没干别的呀”,还故意将英语课本翻得哗啦作响,抵触情绪明显。陈之云未再多说,仅在黑板写下复习任务,默默记下这个刚开学就显露出“叛逆”的男孩。

    办公室沟通:从“共情”打破隔阂

    下课铃响后,陈之云叫住准备离开的小杨,提出去办公室聊聊。小杨脚步顿住,脸上的不耐烦转为抗拒,磨磨蹭蹭跟在身后,肩膀紧绷如“带刺的小刺猬”。

    办公室暖黄的灯光下,陈之云为小杨搬来椅子,对方却坚持站立,眼神躲闪似“警惕的小兽”。陈之云未提及晚自习的事,反而笑着说:“你跟我前年教过的学生长得很像,尤其是笑起来的小梨涡。”这句话让小杨愣了愣,终于抬眼露出好奇。

    “你姐姐是不是也在咱们学校上过初中?”陈之云进一步提问。“老师,您认识我姐?”小杨声音提高,警惕消散大半。“当然认识,你姐当年英语学得不错。”陈之云顺势接过话茬,随后坦诚提及:“英语初期容易让人畏难,你姐当初也怕读错音标,你是不是觉得记单词、背语法很难?”

    这句话瞬间击中小杨,他重重点头:“嗯,单词背了又忘,语法像听天书,越听不懂越不想听。”

    个性化指导:授以方法助转变

    见小杨敞开心扉,陈之云拿出提前准备的“单词记忆本”,翻开贴有彩色便利贴的内页:“把单词拆成词根词缀,结合熟悉场景记,比如‘basketball’拆成‘basket(篮子)+ball(球)’,你喜欢打球,想到投篮的篮子就能记住。”

    此外,陈之云还为小杨定制学习技巧:每天睡前花10分钟听英语动漫片段,将课堂没听懂的内容记在小本子上随时提问。小杨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还拿出笔记录,脸上的敷衍彻底消失。临走前,他主动向陈之云道歉:“老师,对不起,刚才晚自习我不该不认真。”

    学习蜕变:从抵触到主动求知

    自那以后,小杨的学习状态发生明显转变。英语课上,他的眼神紧紧跟随陈之云的板书;遇到疑问,会在课间主动追着老师请教;单词听写时,错题本上的红叉越来越少。

    一次在走廊相遇时,小杨笑着递来一颗糖:“老师,我这次单词听写全对了,谢谢您!”看着学生眼中的光彩,陈之云深有感触:“教育就像找钥匙,这把钥匙可能藏在不经意的提及里,藏在真诚的共情中。放下说教、走进学生心里,就能看见他们绽放的模样。”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教师耐心引导学生转变 英语教学个性化方法 学生学习态度改变 教育是心灵唤醒心灵 共情式教学方法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