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不断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同时,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媒,不断拓展着国际化办学与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走廊墙上装点着精美的中国传统纹样,书柜中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中文图书,教室门上贴着福字和春联,教师正带领学生朗诵古诗,学生们书包上悬挂的熊猫玩偶随着他们的动作轻轻晃动——这是位于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大学课堂,也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分校。2024年7月3日,在中哈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正式揭牌,标志着学校在国际化办学实践中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唯一一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始终坚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在“十四五”期间,学校积极拓展海外办学空间、举办多元文化活动、推动高端人文交流、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北语力量”。
依托优势开拓海外办学空间
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的成立,是学校海外办学实践的重要里程碑。分校作为深化中文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自筹建以来迅速发展,已成功招收多批预科生和本科生,并计划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毕业时可获北京语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大学双学位,并有机会赴北语本部深造。
分校还开设预科、HSK培训等非学历课程,为中亚青年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分校积极促进民心相通,通过组织人文交流活动,增强哈青年对中国文化与道路的理解。例如,邀请中国驻哈外交官到校介绍中国式现代化,承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哈文版首发式活动等。作为区域合作支点,分校得到中哈各界支持,举办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助力中亚教师能力提升。
哈萨克斯坦分校是北京语言大学海外办学体系中的最新成果。此前,学校已在泰国、日本、沙特等国成功运营曼谷学院、东京分校和诺拉公主大学教学中心等项目,形成了覆盖多国的海外办学网络。
文明互鉴推动交往互信
六十载育人路,二十届文化节。世界文化节是北京语言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国际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是北京语言大学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展现着这所“小联合国”的独特魅力与社会影响力。世界文化节游园会先后纳入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首都高校“国际文化月”开幕活动、中关村毕业季等系列活动。今年4月,世界文化节迎来20周年,活动围绕“民族性”“世界性”“学术性”“数字化”四个关键词,开展了包括“小联合国”中文周、世界文化节游园会、世界文明交流对话北京论坛等八大板块的多类型活动,持续近两个月。原创主题曲《桐行》和纪录片《世界,就在这里》在多个网络平台同步上线,将世界文化节的精彩定格流传。

第二十届世界文化节游园会精彩瞬间。学校供图
这一品牌活动不仅是学校国际型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示,也覆盖全北京市数万师生群众,为110多个国家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各国青年通过服饰、音乐、舞蹈和美食,分享本国文化,增进理解。
服务国家推动高端人文交流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这一活动,正由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汉学家的重要学术对话平台,学校三次承办世界汉学家大会,建有37个世界汉学家理事会,21个汉学中心海外分中心。获批成为“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青年成才”领域牵头单位。建有秘鲁中国研究院和尼泊尔中国研究院。
2023年8月以来,格鲁吉亚总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议长、哈萨克斯坦总统、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厄瓜多尔共和国总统、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法国外长、泰王国枢密院大臣等国际政要以及俄罗斯、日本、法国等20余个国家的大使先后分别到访,增强了学校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助力国家开展“二轨外交”。
深化创新培育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在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中,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创新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培养既精通语言又具备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2022年学校申报的《以知华友华为引领的国际中文教育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目前,学校已经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5所兄弟高校合作,成功开设西班牙语+采矿工程、德语+木材科学与工程、法语+化学工程与工艺、阿拉伯语+石油工程等8个创新型本科专业,打造出在全国具有创新示范效应的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集群。
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开设世界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人才实验班(中外学生同堂上课,本硕博贯通培养)、传播学(本科三年级后中外同堂上课的梧桐计划人才实验班)、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双语)专业,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和“传媒区域通”。这些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传播人才,毕业生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参加校运动会。学校供图
从哈萨克斯坦分校的琅琅书声,到世界文化节的欢声笑语,再到世界汉学家大会的智慧碰撞,北京语言大学不断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同时,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媒,不断拓展着国际化办学与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迈向“十五五”,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高质量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开新局、走新路、出实招、抓实绩,为促进文明互鉴、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文/姚美先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
校对 柳宝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