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二中语文课将诗歌创作与秋景结合,打造沉浸式教学,学生观察自然、写诵诗歌,获美育与表达能力提升。
深秋时节,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校园内银杏闪金、层林尽染,高一语文的创意写作课在此间有了新的样态。语文组将“学写诗歌”单元任务与秋日校园景致深度融合,打造了“读诗—悟秋—写诗—诵诗”的沉浸式课程,让语文学习走出课本、融入自然。


此次课程由高一1、2班的李玲、张敏敏老师主导。课堂上,师生探讨青春与诗歌的联结,拆解新诗的创作技巧;课下,学生们走进校园,细察银杏的金黄、白蜡的清秀、金银木的灵动,将草木风姿与秋光暖意化作创作灵感。从初稿构思到互助修改,再到重返树下朗诵分享,完整的学习链条让诗歌创作成为与季节对话的过程。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将诗作工整誊抄,或附以秋叶标本,或配简笔插画,定格青春与季节的相遇。“树下吟诗时,落叶都像诗的注脚。”一名学生的感言道出活动真谛。据悉,该校语文组将校园四季景致融入语文课程,从春日小诗到冬日雪韵,让文字表达始终与生活、自然紧密相连。
“秋的从容与丰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李玲说,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更让大家在观察与感悟中学会发现美、表达爱,让青春在文字中绽放光彩。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