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报考信息> 报名信息>正文

    10亿科研经费+5个新博士点!齐鲁工业大学交出“硬核”答卷

    :2025年07月03日
    老徐话高招

    当樊士相收到小米汽车事业部超级工厂储备工程师offer,这位齐鲁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2025届应届毕业生心中充满感恩。接受《老徐话高招》采访时,樊士相表示,四年前当他从临沂一座小县城考进齐鲁工业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当樊士相收到小米汽车事业部超级工厂储备工程师offer,这位齐鲁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2025届应届毕业生心中充满感恩。接受《老徐话高招》采访时,樊士相表示,四年前当他从临沂一座小县城考进齐鲁工业大学,他未曾想过能够站在智能制造的前沿:“学校的课程与企业接驳密切,即使直接就业,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樊士相的成长轨迹,正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办学实力跃升并转化为育人优势的生动缩影。

    办学实力跨越式跃升

    6月30日,齐鲁工业大学举办“校园开放周”,张开双臂迎接社会检阅。开放周上,齐鲁工业大学副校长许崇海向记者分享了齐鲁工业大学的发展“答卷”:

    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牵头获批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年度科研经费突破10亿元大关。学科实力快速跃升。2024年一次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数量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8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在一系列硬核认证中排名靠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全国第25(前9%),轻工技术与工程位列全国第4。37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在软科、校友会等最新公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稳居山东省属高校第一方阵,办学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一系列突破的背后,是齐鲁工业大学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战略定力。通过实施学科筑峰计划,构建起契合产业需求的“雁阵式学科矩阵”。在2024年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考核中,齐鲁工业大学更以“双第一”的姿态领跑I类高校。

    产教融合锻造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所2017年5月刚刚完成整合组建的科教融合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办学优势如何转化为育人实效?齐鲁工业大学给出的答案是:将产业最前沿的基因植入培养全链条。

    首先是课程与产业的同频共振。在樊士相所在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直指产业痛点:“掌握两种以上机器人编程语言是竞争优势。”学生们不仅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ROS平台集成等前沿技术,更通过ABB、Fanuc等工业软件进行实战演练。这种培养模式让毕业生广受青睐,樊士相班级同学遍布海信、中国重汽等龙头企业。

    其次是平台与资源的深度转化。学校充分发挥科教产集成优势,打造“产学研用创”特色育人品牌。牵头建设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共同体,获批全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学校还将14个国家级平台、近80个省部级平台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近三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百余项,位居全省前列。

    奔赴下一场山海

    站在新起点,齐鲁工业大学正以“唯旗必夺”的姿态,继续书写“科教融合”育人新篇。

    环境工程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王明哲今年顺利考研“上岸”至山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感恩在齐鲁工业大学四年所得到师长们的指引,希望自己日后能够在环境领域扎扎实实做科研,“脚踏实地,不懈思考,然后仰望星空。”

    环境科学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何晋昊选调生“上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同样感激母校四年的培养。何晋昊告诉记者,在齐鲁工业大学四年,学生工作经历锻炼了他极强的组织策划、统筹协调、沟通协作等多方面能力,而环境科学专业则让他增长了农学和生态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是培养了他严谨系统的思维模式,让他对基层建设有了不同的视角。“这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和投入基层工作,用自身所学回馈社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在这片科教融合的沃土上,青春梦想与办学宏图正在相互成就。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收到 小米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