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延瑜 编辑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学校教师 王金环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六年级PEP人教版英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思考着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最近研读《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教学》,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实践案例,为我开拓了全新的教学视野。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情境教学:让英语学习“活”起来
书中特别强调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这使我回忆起教授 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时的情景。以往传统教学中,我只是单纯讲解 “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等词汇,以及问路、指路的相关句型。学生虽能熟练背诵,可面对实际场景时,往往不知所措,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深入研读此书后,我意识到情境创设是落实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素养的关键。于是,再次教授这一单元时,我用心将教室布置成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场景。用彩色卡纸和标识牌划分出学校、邮局、书店等不同区域,准备好迷你交通信号灯、街道指示牌等道具,尽可能还原真实街道环境。同时,安排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场所的“工作人员”,每个小组为自己的“店铺”设计独特招牌和宣传语。
在这个精心打造的模拟街道里,学生 A 若要去“书店”,便会主动向学生 B 问路:“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bookstore?” 学生 B 依据所学知识和场景回答:“Go straight for three minutes, then turn right. It's on your left.” 为增添情境的真实性与趣味性,我设置“道路施工”等“突发状况”,让学生重新规划路线。通过这种沉浸式情境互动,学生不再觉得英语抽象难学,真切体会到英语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他们不仅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还在交流中感受到不同文化里问路礼仪的差异,真正做到在“做中学”“用中学”。
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书中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有效方式。这让我反思起教授 Unit 5 “What does he do?” 时的教学方法。过去,我习惯“满堂灌”,直接讲解职业词汇和 “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 He/She is a/an…” 等句型,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氛围沉闷,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基于书中指导,我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大胆尝试小组合作模式。先将学生分成 4 - 5 人一组,布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采访、查阅资料等途径,调查小组成员父母的职业,制作英语介绍海报并在课堂汇报展示。
任务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性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采访询问,擅长绘画的学生承担海报设计,细心的学生负责记录整理信息。交流讨论时,学生不仅练习了目标句型,还通过探讨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社会价值,提升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融合:为英语课堂添彩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教学》提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能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新载体与途径。教授 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复习单元时,我对此有了深刻实践体验。复习课常因知识重复而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收集剪辑 Mike 在农场生活的视频、图片,制成生动课件。
课堂上,播放 Mike 在农场喂牛、挤牛奶、采摘水果的视频,学生注意力立刻被吸引。鲜活画面、地道英语表达,不仅帮助学生复习词汇和句型,还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不同生活场景与文化氛围。为巩固学习效果,我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可在线完成听力填空、句型转换、阅读理解等多样练习。提交作业后,平台即时反馈成绩和错题分析,学生能清楚了解学习薄弱点,有针对性复习。
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教学》后,我深知教学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今后六年级 PEP 人教版英语教学中,我会持续将书中先进理念融入实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就能为学生打造更精彩、高效的英语课堂,助力他们提升英语综合素养,为未来发展筑牢基础,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绽放光彩。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