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当别人在欢呼雀跃时,他们却充耳不闻;当别人在欣赏蔚蓝的天空时,他们的眼前却被遮住了乌云;当别人在感受着亲情、拥抱着友情时,他们却在孤单中徘徊,他们就是长着“隐形翅膀”的特殊...
作者: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 唐珂
有这样一个群体,当别人在欢呼雀跃时,他们却充耳不闻;当别人在欣赏蔚蓝的天空时,他们的眼前却被遮住了乌云;当别人在感受着亲情、拥抱着友情时,他们却在孤单中徘徊,他们就是长着“隐形翅膀”的特殊群体。而我,每天面对的就是这群特殊的群体——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等不同类型的残障孩子。但,就是和这么一群孩子的朝夕相伴,我们彼此成全,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他们因我们而拓宽了生命的维度,我们因他们丰盈了人生的厚度。
21年前,怀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热爱,我踏进了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的大门,开启了我的特教生涯。二十一年来我始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二十一载的栉风沐雨,二十一载的辛勤汗水,二十一载的乐此不疲,二十一载的默默坚守。2016年荣获济南市教育局德育优秀工作者;2021年荣获济南市教育系统德育标兵;2022年记功一次;一本本耀眼的荣誉证书,见证了我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历程。
师爱无痕,做学生心中的知心人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构筑特殊教育事业大厦必不可少的基石。直到今天,回忆起刚刚来到学校的情景,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校址偏、条件差、学生特殊,并且来自全国各地,寄宿制管理,吃喝拉撒睡样样都要操心。每当看着他们从我身边走过,除了焦急除了悲伤,在我心头涌起的,更多的是深深的同情。我告诉自己:既然踏进了特殊教育这扇大门,我就一定要倾尽所能,如春雨一般滋养这些残缺的幼苗。
起初,我被安排担任听障三年级的班主任。由于听力的缺失,缺少语言信息的积累,听障孩子的语序常常颠三倒四、让人听得摸不着头脑,他们自己却急得抓耳挠腮。比如“我去吃饭”说成“吃饭去我”。为了尽快学会手语,尽快走进学生,我就每天24小时和他们吃住在一起。
这些孩子大多来自于农村。远离家人,七八岁便缺少了亲人的呵护与关怀,家人不会手语也极少和他们交流,孩子大多都存在彷徨、失落情绪,极易产生孤独感。作为班主任,每天除了教学工作,课间活动和做操时我还要做好看护工作,午餐时陪他们一起用餐,午休时给他们洗脸、盖被子。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我就教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来的脏衣服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孩子生病了,哪个孩子药物过敏,哪个孩子打针得抱着,哪个孩子吃药怕苦……我都心中有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就是六年。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为最后一个孩子掖好被角才拖着一天的疲惫回到宿舍;数不清有多少个,我陪伴孩子们一起庆祝;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我与孩子们一起谈心、一起游戏。十多年前,人们对特殊教育这个行业还不太熟悉,当听说我是“在聋哑学校当老师”,都不理解地瞪大眼睛,“是不是自己有什么缺陷,才会教‘哑巴’?”。听着各种闲言碎语,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一个下午,我找到了让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那是一个平常的下午,像往常一样,我处理完手边的工作,准备下班。一个学生跑过来,把我带到操场。班里的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站在那里,排成一个心字形。看着我迷惑不解的的表情,孩子们用手语打出了“祝唐爸爸生日快乐”!刹那间,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眶。而“糖粑粑的群”至今一直是我与孩子们在网上交流的园地。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的生命与这些不会说话的孩子紧紧相连。从最初的同情,到日复一日的坚守,到与日俱增的热爱,他们成为我的全部。大家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但是从事特殊教育二十一年的我想对大家说“如果你能真心来爱这群残疾孩子那才叫崇高。”
奉献无悔,做学生眼中的领路人
和特殊学生在一起,要有一颗明净智慧的童心,当孩子感觉到老师的心和他在一起,接受他的情绪,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他会很快乐;当老师把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放在一起,分享、肯定、引导他们的行为,便能享受到教特殊教育教师朴素、简单的幸福。朴素最美做真教育,享受纯真当好老师。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做班主任最欣慰的就是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毕业离校,但是我也有隐隐的担忧,特殊孩子在学校是幸福的、快乐的,但终有一天他们要离开校园回归家庭和社会,他们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吗?他们能像健全人一样融入到社会中去吗?
我要让孩子们的生活更“接地气”,他们的成长不能仅限于学习书本和文化知识。于是我和爱人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带着孩子们去超市、菜市场、公园、图书馆、游乐园……去体验生活、去学习生活。孩子们在超市里学会了识别商品、看懂保质期、如何找零;在公交车上学会了辨别方向、了解城市建筑物、合理规划路线;在游乐园学会了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享受生活……更令人欣喜的是,叶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小女孩,在学校不常与人交往,上课回答问题时都能羞红脸,更别说在校外,路人对她指指点点,还有那异样的眼光,但现在,由于经常带她与外界接触,她不再惧怕路人的眼光,也敢主动在公共场合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017年作为政教处副主任的我带领孩子们去红叶谷进行社会实践,孩子们的举动也着实让我再一次震撼。叶等同学,勇敢地拿出早已准保好的《环保倡议书》,用并不清晰的普通话为路人宣传环保知识,小手指着宣传板一字一句大声朗读着。路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一刻,我收获的是喜悦于自豪。我相信特教学校的孩子都能成为做人有品格,做事有品质,生活有品位的一个大写的人。
温暖如春,做家长身边的贴心人
听力的缺失,让他们学任何东西都会比正常人慢一步,再加上大多数父母不会手语、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多年的特教工作,我看过太多家长的无奈和孩子的无助。班上有个叫张同学,他妈妈就常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您多说说他,我们给他说不明白,他也不听”。说起他,我感慨万千。刚开始让我感到非常的头疼,他是班里出了名的刺头,很多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有一天中午,班里的学生慌慌张张找到我,说张同学摔倒磕破了头,听到这话,我赶忙跑了出去,原来男孩子们在玩儿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头正好磕到了路边的石头上,张同学的额头划了一个大口子,血不住地往外流,我抱起张同学就往医院跑,我感觉到我的孩子在怀里哭泣,我一边跑,一边眼中含泪微笑着看怀中的孩子用口型告诉他不要怕,会没事的,但我的心在滴血,我要分秒必争,尽快把他送到医院。那段时间,下了班我就带着一天的功课,去医院和张同学的妈妈一起照顾孩子,教张同学妈妈一些简单的手语,教她怎么和孩子交流,再给孩子补一补当天落下的功课。据张同学说,在医院的时间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与他的交流让他懂得了父母是非常爱自己的。张同学好了之后我又对他进行了家访。当我当着父母的面,夸赞在学校积极主动帮助同学,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时,孩子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张同学的妈妈也说,孩子在家中很少和他顶嘴了。关于我们班的“刺头”张同学,他在一天天改变,听别的老师提起他,表扬逐渐多了,批评慢慢少了。的确,情感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当张同学懂得妈妈对他的爱时,他也在用他合适的方式爱着妈妈,疼着妈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这个“问题班级”慢慢步入正轨,同事们都看到了班级学生中可喜的变化。
人们常说,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他们在爱的温暖中健康茁壮的成长。我希望可以教会他们如何爱,用我的一言一行引导、启发、唤醒学生,这是我从事特教的铮铮誓言,我愿用我的一生去努力实践!2019年,我担任了政教处主任,带领着班主任们成立家长学校、创建家校共育公众号,为班主任与家长搭建起交流平台。家校联手,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踔厉奋发,做特教战线的暖心人
枫不经霜叶不红。成长就是一个苦乐并存的过程。2022年5月,服从上级安排,我来到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挂职副校长,分管学校教科研、财务、后勤、食堂等工作。起初我彷徨犹豫过,毕竟家中双方父母都已是古稀之年,孩子年龄又小,所有的家庭重担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妻子没有固定工作,我工作的调动又平添了几分经济压力,如果我担任此工作,每周都不一定有固定回家的时间,家中的事情肯定是无法照顾周全的,但一想起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我毅然决然选择了前行。到了新单位,我利用午休时间学习培智教育理论书籍,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学习财务、总务管理,繁重紧张的教学工作、千头万绪的管理工作,巨大的压力常常让我睡不着觉。我时刻牢记“越是感到艰辛的时候就是进步最快的时候”的人生信条,多啃“硬骨头”,多接“烫手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守着一点拙气的莽撞,有时会有最质朴的获得。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我与教职工谈心谈话,建立起信任;启动“薪火工程”,带着年轻教师一起学习,组织各类晒课、讲课、磨课活动,多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级讲课比赛分别获奖、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撰写水平获得极大提高。在教学管理方面,全校范围内组织了德育优质课、信息技术融合课、教研活动、展示课等多种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比赛,极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后勤管理方面,完善了学校的采购、报修、物业管理等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完善了资金审批、报销等工作流程、制度。如今的学校,展现出了崭新的面貌,老师们唠叨抱怨声少了,讨论教学的声音增多了;工作的随意性减轻了,规则纪律意识提高了,校园里到处洋溢着自信、愉悦的笑容。
我还担任培智七年级、培智职高班、听障班生活数学、家政技能的学科教学,我始终坚持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教学观,扎根学生的内心,聆听他们最深处的声音。政同学,家住在偏远山区,智力障碍并伴有人格分裂症,周一早上返校,看见任何一名老师就吵着回家,一直吵到周五离校,老师们都束手无策。平时只要哄哄他就可以把情绪安抚下去,但本学期以来,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出现了攻击行为。记得有一次,政同学突然情绪暴躁,抓起书包、水壶猛地砸旁边的老师和同学,我看到后立即上前护住其他人,水壶和书包重重的砸在我的胳膊上。虽然当时疼痛难忍,但形势容不得我顾及自己,急忙搂着这个孩子离开了现场,用语言转移他的注意力,“你是不是想回家啊?你做红色车回家还是白色车?你家在哪个方向?你爸爸是干什么的?”一直等到他情绪稳定为止,然后再去安抚刚才被政同学吓到的老师和学生。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经年累月繁琐沉重、充满一定危险的工作,常常让我疲惫不堪。可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想到家长的信任,我又浑身充满了力量。
特殊教育,是教育历程最艰辛的一公里,我甘愿做打通这一公里的行者。选择了特殊教育就选择了艰辛,选择了特殊教育就选择了付出,与这群特殊的孩子相伴,有欢笑,有泪水,一路采撷,一路感动,一路走来,一路收获,我愿用我一生的力量在特教这片土地上耕耘,手捧爱心,肩挑责任。春华秋实,风和日丽,一颗颗幼苗正在茁壮成长。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