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教师悦读成长计划”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蹇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教师悦读成长计划”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沂南县第五实验小学教师 李静静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反复强调纪律却收效甚微,耐心讲道理却被学生当作耳旁风,精心设计的课堂被学生在下面说话、做小动作等行为打断,这些情况让我一度抓狂甚至崩溃。每当遇到诸如此类的场景我都会大声地指责、批评学生,比如:“闭嘴别再说话了”、“你怎么又没做作业”等等,我发现这样的语言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直到读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我才发现教育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而是一场师生共同编织的对话。
书中开头就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要素是非暴力沟通的本质,清楚掌握四要素或许就基本能使用非暴力沟通去与人交流。
一、倾听:在童声喧哗中听见心灵回响
传统教育场景中,教师常常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当学生因矛盾争吵时,我会习惯性地用“谁先动手的?”这样的质问开始对话。马歇尔博士的“全身心倾听”理念告诉我们为了真正理解他人,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全神贯注的体会对方。
“全身心倾听”让我学会将身体前倾15度,用充满关爱的眼神代替说教。实践倾听四部曲时,我设计了一套“情绪徽章”:黄色的阳光图案代表今天我的心情很好,灰色的乌云图案代表我今天心情不好。当孩子戴上代表情绪的徽章,尤其是灰色徽章时,我会格外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我会在课间用“你最近好像有心事”开启对话,而非直接询问“为什么不认真听课”。
这种不带评判的观察,让教室变成了安全的情感港湾。
二、表达:用观察之笔描绘成长画卷
非暴力沟通第一要素是观察。这一要素要求我们客观地描述所发生的事情,不带任何主观判断或评论。
例如当看到学生又没有完成作业时,我会把“你总是完不成作业”换成“可以和老师说说你这周末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么?”在感受这一步,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表达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从而促进更深层次的沟通。
“你又把教室弄得乱七八糟”这样的评判性语言,曾是我的口头禅,读了《非暴力沟通》后,我开始用“今天值日生的扫把还躺在讲台边”这样的观察性陈述。神奇的是,当我把“你们总是吵闹”换成“我听到教室里有30分贝的讨论声”时,孩子们自发制定了“音量分级表”。在作文批改中,我摒弃了“主题不明确”的评语,转而写下:“老师注意到你用了3个比喻描写天空,如果能在结尾加上对云朵的想象会更完整。”
这种具体化的反馈,让学生的作文本从任务变成了期待。
三、共情:架设心与心的彩虹桥
在实际教学中,我曾用这种方式处理学生间的矛盾。两个学生因为争抢足球发生争吵,我先描述观察到的行为,接着表达自己担心他们受伤的感受,然后指出大家都需要友好相处的需求,最后提出一起协商解决的请求。最终,两个学生互相道歉,并约定一起踢足球。
面对焦虑的家长,我尝试用“您希望孩子获得怎样的成长体验”替代“您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这种需要导向的对话,使家校沟通变成了充满温度的教育手记,记录着孩子点滴进步的成长足迹。 教育不是一场疾风骤雨的改造,而是一场春风化雨的对话。
“深深”的话,让我们“浅浅”地说。当我把“你应该”换成“我注意到”,将“不准哭”转化为“我理解你的伤心”,教室里的对抗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我需要”“我请求”。最让我触动的是那个曾用拳头解决问题的男孩,如今会握着情绪卡片说:“当我需要被关注时,我会举手请求当小老师。”
这让我深信:当我们用非暴力沟通搭建心桥时,每朵花儿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绽放方式。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