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学书,初遇挫折,王老师以玉兰花生长自然之道劝慰。坚持练习,终获比赛奖状,感悟深耕终有回报。
初春,书法教室,砚台里的墨汁泛着青黑的光。
王老师拈起笔,手腕轻抖,一朵朵盛放的墨花便从陌上开在了纸上,被春光点染成了最美的娉婷。旁边的我满怀憧憬,仿佛握住了播种的犁铧。
墨香漫过宣纸时,总带着些微涩的滞感。我攥着狼毫的手又一次僵硬,笔锋在“永”字的捺画处打了个歪扭的结,像我此刻拧成一团的心绪,焦虑不安。案头堆叠的习字纸已攒了半尺高,可是每个字都像被狂风揉过的柳叶,横不平,竖不直。烦躁之至,我扔下笔,迷茫地望向窗外。玉兰花枝正随风摇曳,我的思绪也随之被拽回昨日——
王老师铺开一张新纸,蘸了浓墨的笔在纸上缓缓游走,她的笔尖顿在横画的起笔处,稍作停留才缓缓推进,接着笔锋游走,又慢慢洇开,最终成了一个“永”字。她说:“你只管反复练习,细细体味,慢慢地就好了……你看那玉兰,灰褐的枝干似乎在料峭的春风里沉默,其实,每一圈纹路都在悄悄生长,每一个芽孢都在渐渐鼓胀。所以,展平焦虑,你只管默默地积蓄力量,终能有所收获的。”
她眼里映着光,比枝头未来的花苞更清亮。
思绪挽回,再看桌上的“永”字,横如千里阵云,竖似万岁枯藤,捺画收尾时那轻轻一提,有几分春风拂过花瓣的舒展。我恍悟,释然一笑。心中的焦虑随风散去,收拾好桌上散乱的笔墨,重新起笔,在宣纸的土地上耕耘。天色渐晚,月光甩下洁白的水袖,飘过窗棂,却搅动不了我心中的平静。那夜,我在宣纸上一遍遍摹写,让墨痕浸透纸背,感受笔尖下孕育的勃勃生机。用心耕作的信念已经用不着墨香的挽留,我自会百难无悔。
秋风起时,书法比赛的奖状送到了书法教室。那些在春日里熬过的枯燥,在夏夜里流过的汗水,真的不会白费。就像那株玉兰,在默默积蓄的力量后,总会在某个清晨化作满枝的皎洁。
收拾桌案时,一片玉兰花瓣从习字纸里飘落。我听到它的低语:年轻人,与其焦虑时光,不如平整你的土地——像匠人般打磨手中的笔,像草木般扎下脚下的根。毕竟,所有
深耕过的日子,终会在时光里,结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作者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生 贾贺忱)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