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云霄量子软件平台发布,解决数据安全、硬件兼容等挑战,支持本地量子计算,赋能多领域创新。
近日,东南大学成功发布了国内首款集成多场景应用的量子线路设计优化与编译桌面软件平台——“东南·云霄”。该平台旨在解决当前量子计算应用面临的数据安全性差、技术门槛高和硬件兼容性差等关键挑战,为我国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高效、安全的量子应用实现工具。
如何将复杂的量子算法转化为可执行指令并保障数据安全,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东南·云霄”平台针对这些挑战,展现出三大显著特色:强化数据安全,平台创新采用桌面软件形式,支持用户在本地电脑上完成量子线路从搭建、优化到编译的全过程,确保核心数据由用户自主掌控,无需上传云端,有效规避了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风险。提升计算效率,针对复杂量子算法对硬件的挑战,“东南·云霄”内置多层级优化策略,能对量子线路进行深度“瘦身”,大幅压缩量子门数量和线路深度。实现跨硬件兼容,平台开发了跨架构量子计算适配接口,兼容离子阱、中性原子、超导等多种主流量子计算硬件体系。这意味着开发者基于“东南·云霄”创建的量子应用可实现“一次开发,多架构部署”,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加速量子计算应用的普及。
“东南・云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展现出赋能潜力。在生物医药领域,它将小分子药物有效分子的生成率从约0.01%提升至35.98%;在图像识别方面,其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模型在SAR图像分类和通用图像识别任务上均超越了传统模型;在数学优化领域,平台能高效求解最大割等复杂优化问题。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在琛介绍,团队致力于探索“量子技术+行业需求”的融合应用新模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创新成果以及正在研发的任务导向量子线路设计平台,降低量子计算应用的门槛,助力我国量子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校对 朱亚萍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