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大培育菊花品种,如“南农丹心”“南农粉莺”等,销量高,花型花色独特。研究团队正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开发蓝色菊花和荧光菊等新品种。
“南农丹心”“南农粉莺”“南农红蕊”……10月23日,记者在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见到了这些菊花新晋网红,它们花型花色各异,或清雅,或灵动,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圈粉”。记者采访获悉,南农正在运用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研发新品种,未来还能见到“蓝色菊花”和发光的“荧光菊”。
![]()
南农红蕊
记者了解到,“南农丹心”“南农粉莺”“南农红蕊”都是南京农业大学菊花研发团队自主培育的切花菊品种,很多单品年销量已达数百万枝。
![]()
南农丹心
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成员、园艺学院副院长王海滨教授向记者介绍,南农丹心以桃粉透亮的花色为显著特征,南农红蕊以花瓣为粉色,中间深粉色花色为显著特征,“它们都是花型饱满挺阔,观赏性极佳,像南农粉莺的花瓣是粉色,中间深粉色,花簇密集,目前市场上花型花色比较独特,暂无品种可替代。”
![]()
南农粉莺
据悉,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迫切需求,针对菊花重要性状形成机制不明、主栽商业品种单一、抗耐性差等关键问题开展持续攻关。在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技术的重点突破下,团队针对抗性强、花期长、花色新、花型奇特等方向,定向创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王海滨教授透露,原来菊花是没有蓝色基因的,目前团队已经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蓝色的菊花,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我们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荧光的基因转入菊花里面,‘荧光菊’可以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发出荧光,晚上也能赏菊,这也是未来有望能面世的新品种。”
据悉,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作为全球保存种质资源数量最多与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菊花种质资源库,在这里保存着5300余份资源,包括18个属37个种的野生资源316份,传统菊、园林小菊、切花菊、功能性菊花等品种3000余个,为菊花新品种培育和全产业链的创新提供了战略储备,也成为筑牢菊花“中国芯”的坚定底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视频 王赟 高一鑫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