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文理分科抉择难?南大莫砺锋教授点破迷津

    :2025年11月03日
    南京教育头条

    10月31日晚金陵河西学校镜澄书院莫砺锋教授开讲“镜湖夜话”第二讲,主谈中学文理分科,倡导文理兼修。

    10月31日晚

    金陵河西学校镜澄书院内

    暖意融融 思想流转

    由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江苏省文史馆馆长

    莫砺锋教授带来的

    “镜湖夜话”第二讲精彩开讲

    莫教授以“中学文理分科”为核心议题

    将人生经历与教育哲思娓娓道来

    现场气氛热烈 掌声如潮

    1

    金句里的人生智慧

    莫砺锋教授以《中学 文理分科之我见》为中心展开讲座。他结合自身从理科爱好者转向文学研究者的经历,以及插队十年的特殊岁月,论证了文理兼修的重要性。他 以范缜的 “花瓣喻”阐释人生抉择的偶然性,用导师程千帆由化学转中文的故事佐证知识融通的价值,强调中学阶段应夯实全面基础,回应了“钱学森之问”对杰出人才培养的关切。

    莫砺锋教授讲座现场

    观众席座无虚席

    整个讲座中,莫教授金句不断,充满人生智慧与教育哲思。不仅解答了教育困惑,更传递了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与豁达的人生态度。现场观众被内容深深吸引,全程认真聆听。

    师生认真聆听

    2

    互动中的思想碰撞

    讲座后,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2018届校友沈骏杰作现场分享。他高中选修的是物理化学,大一修的也是化学,大二时以转系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转入了中文系,硕士研究的是甲骨文。他以自己的跨界经历为莫教授的“文理兼容”观点提供了生动的佐证。

    金陵河西学校高中部2018届校友 沈骏杰

    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踊跃提问,莫教授热情回应,思维的交融让现场氛围持续升温。

    一位老师抛出 “‘人生如落叶’之说对新教师职业发展有何启示?”,莫教授以自身从教经历回应,称人生虽有偶然起伏,但深耕教育的初心如树木扎根,唯有坚守方能枝繁叶茂。

    老师提问

    有学生好奇如何用 “新三论” 指导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莫教授坦言学术需兼容并蓄,新理论可为传统研究提供新视角,但核心仍需立足基础。

    还有学生关注 “同一汉字古今读音差异”,莫教授以古典诗词为例,说明读音演变背后的文化脉络,建议在经典诵读中感受语言的动态魅力。

    学生提问

    讲座结束时,不少听众围着莫教授请教、求合影,久久不愿离去,宛若大型“追星”现场。

    夜渐深,文学的温润、专业的洞见,都化作书院檐下温柔的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

    莫教授为师生签名并为学校题词

    莫教授与学校文学社师生合影

    文脉流转 思想传薪

    当古典与现代在镜湖畔相遇

    当经验与思考在对话中交融

    这场“夜话”便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

    期待每一位腹有诗书的你

    共赴下一场温暖的“镜湖夜话”之约

    声明:

    ▍来源: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

    ▍编辑:李雯锐

    ▍责任编辑:陈景祎

    ▍值班主任:夏璐

    ▍图: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中学文理分科 莫砺锋讲座 镜湖夜话 文理兼修 教育哲思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