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新时代气象卓越工程人才如何培养?专家学者齐聚南信大展开研讨

    :2025年11月08日
    紫牛新闻

    南信大举行气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大会,校企协同推进,拓展合作网络。

    11月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了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大会暨新时代气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研讨会。来自全国气象系统、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气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路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刘佳作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报告,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建设背景、目标定位、推进举措与未来规划。刘佳介绍,南信大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于2024年3月,当年6月获批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获批以来,学院积极搭建培养新模式,以项目制为培养核心,打破了传统学科制、院系制的束缚,通过项目连接学校、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学生依托一个个项目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在真实项目中得到锻炼。

    大会举行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启用仪式,涵盖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南京生物医药谷、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浦口经开区创新港等多个产教融合平台。

    在工程师技术中心揭牌环节,风云卫星工程师技术中心、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师技术中心、江苏气象工程师技术中心等行业类平台,以及能源气象工程师技术中心、工业软件工程师技术中心、集成电路工程师技术中心等企业类平台集中亮相,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迈入实体化运行新阶段。

    会上还发布了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卓越产教融合案例及校企共建课程立项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黑龙江省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海南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签署共建协议,进一步拓展气象人才培养与科技合作网络。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表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既是社会的现实需要,又是人才培养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延伸。“气象和气候方面的工作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应对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课题,需要培养既能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工程师。”王会军说,“灾害的预报和风险应对,还有气候变化中的碳问题等,都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把大气科学基础研究和现实需要相结合,同时还要结合信息技术、新能源发展等重要课题。”

    活动的交流论坛阶段,来自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气象局等单位的专家围绕智能气象探测、低空安全、绿色智慧制造、气象赋能交通等主题作专题报告,分享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

    通讯员   陈岩 彭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摄影  张峰

    校对   朱亚萍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卓越工程师学院 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 气象人才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