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17年!这位老师家访近500人次 学生们这样评价他……

    :2019年03月29日
    龙虎网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让自己走进学生心里,刘老师花了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摩托车去看望学生;为了一户不落地家访,刘老师的休息时间也常常在路上,最多曾前往过一位学生家数十次,最远曾骑车1个多小时...

    从摩托车换到汽车,

    17年家访学生近500人次,

    光骑摩托车就行驶了98400公里……

    这是一位初中数学老师刘光建的

    家访之路。

    历 程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让自己走进学生心里,刘老师花了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摩托车去看望学生;

    为了一户不落地家访,刘老师的休息时间也常常在路上,最多曾前往过一位学生家数十次,最远曾骑车1个多小时去偏远乡镇家访。

    一条家访路:

    从摩托车换成汽车

    家访近500人次

    2002年,刘光建从家乡的一所乡镇中学调任至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教书,来到这所学校后,他发现这里除了县城学生,其他大多是家在乡镇的农村学生。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情况,刘光建决定买一辆摩托车一户一户去家访。

    买一辆摩托车要花2300元,而刘光建当时的月工资只有1200元。花两个月工资买一辆摩托车,这个想法让刘光建的家人很不理解。为了去了解学生,刘光建不顾家人反对,固执地买了一辆摩托车,并且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驱车行驶在蜿蜒的乡村小路上,去每一户学生家家访。

    一户不能丢,每户都要到!截止到2010年刘光建换上汽车前,这辆摩托车已经跑了98400公里,载着刘光建家访近500人次。一届届的学生毕业了,可每一届的孩子都记得刘光建这辆摩托车轰鸣而熟悉的声音。

    2016年,刘光建通过南京江北新区人才引进调入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从摩托车换成汽车,从县城到省城,刘光建的家访却从未断过。

    与学生同吃同住 

    让濒临辍学的学生

    考上了最好高中

    由于家访,刘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家长也更愿意配合他去关心孩子的学习。

    2013年,周同学产生了厌学情绪,多次离家出走,不肯回家。刘光建去他家家访20多次,还将他带回自己家,与他一起吃饭一起学习,甚至同睡一张床。一周过后,周同学被感动,不仅回到家中还走出了青春叛逆期。2014年,周同学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如今,他已在苏州一所高校读大学了。

    周同学说,这一切都是刘老师的功劳,“如果没有刘老师,我现在已经辍学了。刘老师让我很感动,就像我的父亲一样。”

    家在农村的胡同学曾觉得读书无用,本打算辍学,刘光建为了让他读书,多次骑车到他家去家访,跟他的家人做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沟通,胡同学的父母明白了刘光建对孩子的真心。最后,胡同学得以继续读书,还考入了山东大学,并在学校的保送下前往美国读书。

    花心思的陪伴与呵护,刘光建让学生重返课堂,专心学习,让他们有了更好的发展。

    因为中考延迟手术时间

    他说:学生需要我

    2016年,略感疲惫的刘老师去医院作了检查,被查出患有心脏室性早搏并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医生建议他立刻进行手术。刘光建却选择回到讲台之上,他说:“学生快中考了,这时最需要我,我不能当逃兵!”一直到孩子们走进中考考场,刘光建都没有请过一天的假。

    2017年暑假,刘光建的手术没有成功。医生建议他立即去北京找专家,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刘光建顾不了那么多,在手术结束一周后便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他最爱的讲台上。

    2018年,刘光建被派到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参加建校工作,就这样,他的心脏手术至今仍没有做完,每天靠四种药物保守治疗。可他依然每天第一个来学校,最后一个离开。

    刘光建说,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全出于一种本能,没有考虑任何回报,“我凭良心教书,不图名不图利,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责任。”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摩托车 汽车 家访 学生 500人次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