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牛郎“猥琐至极”?出版社回应了

    :2019年08月10日
    南京晨报 企鹅号

    近日,有网友摘出2019年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中的内容,称牛郎偷窥织女洗澡,并偷走她的衣服借机搭讪博取好感,“看似浪漫的爱情神话,实则‘猥琐’至极!”针对质疑,人民教育出版...

    近日,有网友摘出2019年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中的内容,称牛郎偷窥织女洗澡,并偷走她的衣服借机搭讪博取好感,“看似浪漫的爱情神话,实则‘猥琐’至极!”

    针对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先云回应称:“这是叶圣陶先生改编的民间故事,不要把很多猥琐的东西,转嫁到美好的爱情故事上。”

    陈先云还表示,这篇课文早在1956年就被收入人教版第二套全国通用中学语文教材中,“教材用了好几代人,不要想得太多。”

    南京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听说类似质疑后,表示很震惊,“这是一篇民间故事,牛郎只是听到老牛的提醒,去偶遇未来的妻子。况且文章说了,牛郎在树林里静静等着,听着,并没有偷偷看。在牛郎眼里,老牛就是先知。”

    这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老师在教学时通常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人物形象,感受民间故事美好朦胧的意境,不可能像网上那样去解读。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她也从来没有碰到孩子把这个故事想歪的情况。

    一位语文教学专家告诉记者,《牛郎织女》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作为民间神话故事,《牛郎织女》歌颂了牛郎和织女冲破束缚、追求真爱,有积极的意义,有审美蕴含在故事里

    他认为,文学作品给读者创造了想象的空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和联想。但就《牛郎织女》作品本身而言,作品本身绝对没有“牛郎荒唐、调戏妇女”这层意思。

    网友评论

    董师傅:咬文嚼字,过分解读。现在还记得高中老师的一句话:不要用你自己的想法去想别人。

    Changing:有的人看见的是爱情的美好以及冲破束缚的勇气,有的人却只看见偷窥洗澡。

    橙子:教材本没有错,只是这个时代萌生了太多的段子手,过分解读,恶意解读,实在可叹!

    花の物语:神话故事,充满了神秘的美好,猥琐的不是故事,而是一些人的思想。

    肖扬:没毛病,要不是看热搜,我还真没觉得“猥琐”一说。相信同样的感觉不止我一个,考虑问题要站在不同角度考虑,看待问题也一样啊。孩子们的眼里会有“猥琐”的视角吗?

    奥奇奥奇vlv:任何一篇文章里面,肯定会有不同的情节侧重点,如果说这是给小孩塑造观念的话,为什么不能让老师引导出其中的美好的故事结尾?至于其中的偷看洗澡的桥段,我不相信在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不会去教学生辨别善恶,除非老师本身思想就有问题,就算是家长看到这个故事都知道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近日 网友 摘出 2019 编本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