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南京这所学校火了,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2019年11月11日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京理工大学官微

    南京理工大学的一组学生团队最近“火”了!一群年轻人 打破外国垄断!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新一代显微镜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一!据@南京理工大学 ,在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金奖...

    南京理工大学的一组学生团队

    最近“火”了!

    一群年轻人 打破外国垄断!

    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新一代显微镜

    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一!

    据@南京理工大学 ,在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金奖的队伍中,一支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的学生团队研制出了新一代无透镜全息显微镜。

    当今显微镜存在的三大痛点:观察细胞通常需要染色标记,无法同时实现大视场和高分辨观测、体积庞大、成本高昂。

    该团队则突破痛点,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新一代显微镜——“CyteLive”。

    新华社报道称,这种新一代无透镜全息显微镜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一。

    这事儿到底怎么个牛法?

    ▲▲▲

    “CyteLive”了解一下

    “CyteLive”意为“活细胞”。在医学术语中,“cyte”是“细胞”的意思。

    别看CyteLive体积小巧,内部却蕴含诸如无透镜相位恢复与像素超分辨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项目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支撑,获国家发明专利37项,PCT国际专利11项……

    中国人自己的新一代显微镜

    有多厉害?

      该团队研发出的新一代无透镜全息显微镜“CyteLive”,不仅可以内置于培养箱,还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实现非染色、大视场、高分辨、长时间连续观察的显微镜产品,且售价远低于进口产品

    CyteLive产品图

    【长达数天连续观测】

    “由于细胞是无色透明的,所以通常需要将细胞染色标记再观察。然而,这将损害甚至是杀死细胞,难以实现长时间连续观测。”团队负责人、电光学院博士研究生卢林芃说道。

    团队利用定量相位成像技术,使CyteLive可以在无需对细胞进行任何染色标记的前提下,实现长达数天的连续观测,不仅细胞细节清晰可见,还能准确还原其三维影像,可谓“360度全方位无死角”。

    卢林芃在全国三强争夺赛

    【体积仅有传统显微镜的0.8%】

    卢林芃介绍,“CyteLive”抛弃了传统显微镜的光学镜头,只保留光源和传感器,实现了小型化和轻量化,单手即可托起。

    “它的体积仅有传统显微镜的0.8%,可直接放在细胞培养箱里进行活细胞箱内观察。”

    卢林芃在全国三强争夺赛前一个人练习

    【可同时观测10万个血细胞】

    CyteLive去除了复杂的机械调焦装置,成像分辨率可突破至像素尺寸的三分之一,没有物镜却可以实现 20倍 物镜的成像水平。

    无透镜成像技术造就了CyteLive超大的成像视场,单幅图像高达一亿像素,视场是传统显微镜的 200倍 ,可同时观测 10万个 血细胞。

    这是CyteLive观测到的海拉细胞(宫颈癌细胞),单幅图像一亿像素,获得的视场是传统显微镜的200倍

     目前,该型显微镜已经应用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先声药业等机构。团队也与苏州飞时曼、江南永新等国内显微镜企业达成合作,实现商业化落地。

    呃,太专业了?

    ▲▲▲

    晴空万里:太激动了,祖国的未来有代代自强不息的每个科研工作者,实在令人振奋!

    向南大哥哥:少年强则国强!为优秀的年轻人点赞

    足够相信:中国高校加油!中国大学生加油!中国高科技加油!

    二次过一次过:敢为人先,争创一流。

    林梦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微现:新的一代必将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美好。

    英英英,多肉的小飞鹰:除了优秀,我还能说什么?!!

    汪昱臻:厉害了,都是年轻人

    文河: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的,因为我们的青少年越来越优秀。

    迟迟迟早也会有:太强了,感动!想哭

    ……

    实际上,除了这个项目之外,这所学校还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勇再夺1枚金奖。 

    该校参赛项目《CyteLive——国内首创无透镜细胞分析监测仪》和《焊接相机——国内首创瞬态光谱成像焊接质量在线监控系统》从109万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2项“金奖”。

    另有,该校参赛项目《星罗地网——微纳卫星星座设计、制造及测控一站式服务的领航者》获得银奖、《交通之眼——雷达视频复合交通检测技术领航者》获得铜奖。

    国赛获奖项目简介

    金奖项目:焊接相机——国内首创瞬态光谱成像焊接质量在线监控系统

    团队成员:谢辉、王一鸣、张宸睿、陆骏、崔彤、孙书丽、冯琳、隋月、吴周玥

    指导教师:韩静、周小虎、柏连发、王克鸿、赵壮

    中国制造2025提出:先进焊接必须突破初级自动化模式,降低自动焊接中由于工艺材料异常、环境扰动导致的焊接形态、冶金等缺陷,避免返工和二次加工。本团队以多源光电传感技术为基础,集视觉、三维、温度、应力于一体,核心突破了瞬态光谱成像和质谱在线监测技术,并将其引入焊接过程监控领域,研制熔池多物理场在线综合测量相机,在成型前预测焊接质量并在线及时调控,从根本上杜绝缺陷,实现真正的先进智能制造。产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与江南造船、神华能源等多家国内龙头企业合作,获得高度认可。

    银奖项目:星罗地网——微纳卫星星座设计、制造及测控一站式服务的领航者

    团队成员:韩戴如、梁振华、刘幸川、韩雨笑、李嘉华、陈国星、汪忠辉、赖彦丹、马海宁

    指导教师:郑侃、于永军、鲁涛

    微纳卫星具有质量轻、研制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在商业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针对微纳卫星星座多轨道面部署难、成本高、周期长、数据多等问题,团队经过10余年研发,首次突破了微纳卫星固体推进技术,大惯性矩质量控制技术,研制国内首款轨道快速机动微纳卫星,实现星座自主快速部署。同时,基于智能泛在测控技术和异构互联算法,开发了国内首款地面互联测控系统,可实现微纳星座高效智能测控。

    铜奖项目:交通之眼——雷达视频复合交通检测技术领航者

    团队成员:丁俊杰、周钰汀、邓洁仪、刘悦、陈炜

    指导教师:郭唐仪、练智超、朱正萱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交通之眼”团队打破了英、美、澳技术封锁,自主研发出国内领先的路侧雷视联控技术及点-线-面实时感应控制技术,提出国内首款雷达视频复合检测器,实现了交通信息的全面感知及交通信号的自适应控制,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保障了交通安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南京 理工大 学的 一组 学生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