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面对新冠肺炎,我们要怎么做?南医大沈洪兵院士来支招

    :2020年02月19日
    微言教育

    小编的话2020/2/17因为一场疫情我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开学季”也迎来了一门特殊的“课程”这门课的任课老师有医学专家、科学家还有“大自然”他们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的奥秘见证科学的发展教会我们敬畏生命...

    小编的话

    2020/2/17

    因为一场疫情

    我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开学季”

    也迎来了一门特殊的“课程”

    这门课的任课老师有

    医学专家、科学家

    还有“大自然”

    他们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的奥秘

    见证科学的发展

    教会我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疫情当下

    就是特殊的课堂

    我们推出

    《战“疫”公开课》栏目

    多个主题的公开课内容

    陪伴每一个孩子

    在战“疫”中学习与思考

    一期一会  一课一识

    今天推出

    科学认识、同心战“疫”

    第二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

    沈洪兵教授将为我们开讲

    ↓↓↓

    抗击新冠疫情  共守健康安全

    课程简介:课程从疫情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元凶究竟是谁出发,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疫情传播的过程、病人临床表现等内容,并为个体做好自身防护提出了建议。

    沈洪兵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

    听完沈洪兵院士的讲解

    你知道要怎么做好预防措施了吗?

    小编也梳理了几个问题

    帮助大家巩固今天的战“疫”小知识

    ↓↓↓

    课堂小知识

    01 

    这种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从何而来?

    答:对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高达85%,推测与SARS冠状病毒一样,可能也是来源于自然宿主蝙蝠。但是对病原体的溯源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还没有定论。

    02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答: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一般经过3~7天、不超过14天的潜伏期,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当然,也有一些轻症病例,发热不明显,偶尔干咳或者乏力,临床症状轻微,无明显肺炎表现,极易被忽视。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更是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

    03 

    传染病流行有哪几个基本环节?

    答: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且相互联系才能形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根本措施,也是有效措施。

    04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此外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怎样做才能有效防止感染?

    答: 在疾病流行期间,外出时(尤其是前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时)一定要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打招呼时避免拥抱、握手等肢体接触,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遮挡口鼻;经常洗手,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最新的研究还表明,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其粪便中也可检出病毒,即可能存在粪-口传播途径,进一步提示加强个人卫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05 

    目前,治疗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有哪些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预防?

    答: 首先,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其次,要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在其指导下隔离观察或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此外,正确认识重大疫情发生时出现的各种情绪、生理、思维、行为应激反应,接受可信来源的信息,建立有效的心理防疫。如果出现无法调节的心理创伤,要及时接受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06 

    如果我是一名学生,返校后应该怎么做?

    答: 同学们如需返校,不能放松警惕。我建议:

    1. 返校前有过疫情高发地区(如武汉等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建议居家观察14天期满再返校。

    2. 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返校时,建议同学们全程佩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随时保持手部卫生。

    3. 学生返校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每日测量两次体温,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在发生近距离接触环境中,要正确佩戴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07 

    面对师生返校,学校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答: 1. 学校要做好学生缺勤、早退、请假记录,设置疫情管理人员及疫情报告系统,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及时识别和发现师生员工中出现的可疑症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工作。

    2. 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卫生间等公共活动区域,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通风,配备必要的洗手液、手消毒剂等卫生用品。

    3. 加强进出校园的人员和车辆管理,在学校门口设置临时观察点,做好进校人员的体温和症状监测工作。

    4. 在学校附近设置医学隔离观察点,单人单间,用于临时安置有发热、咳嗽、流行病学史的可疑人员,注意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只要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

    切实执行各项联防联控措施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的话 2020 因为 一场 疫情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