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围绕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特色,加快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人才。
扬州大学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围绕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特色,加快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人才。
强化教学资源建设。学校根据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依照专业目录及有关规定,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强化新兴农科专业和涉农专业建设、改造升级传统农科专业和涉农专业、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农科专业,新增“智慧农业”等新兴农科专业。学校强化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农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复杂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注重反映新农科发展建设前沿性和时代性,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社会实践和虚拟仿真五大类“金课”。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联网“开放”“共享”。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地方政府合办“张家港班”“常熟班”,定向培养高素质“三农”人才,开展“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乡村农林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全面建设涉农研究生工作站,加快推进涉农工作站的规模化发展。遴选部分学历教育专业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坚持送教上门、送教下乡,对接农时农事、生产环节、生产活动和后续服务。学校与多家农科职业院校开展农科人才“3+2”联合培养。在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阶段,立足学科与本土需求,明确“本—硕—博”衔接培养。
加强协同育人合力。学校强化与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全面合作,与上海等50多个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等合作基地110多个、校企院企合作基地140个、省级校级研究生工作站70个,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