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江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展示③

    :2022年07月04日
    江苏教育发布

    去年7月,省教育厅与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共同印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进高校试点工作方案》,在16所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工作。6月15日,省...

    / 编者按

    去年7月,省教育厅与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共同印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进高校试点工作方案》,在16所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工作。6月15日,省委教育工委在南京召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各试点高校结合本校实际,采取扎实举措,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即日起,“江苏教育发布”开设专栏,分享试点学校的经验做法,跟小编一起来看吧——

    苏州大学

    四维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1

    一是重责任提站位,

    组织领导有高度。

    一是重责任提站位,组织领导有高度。成立领导小组科学谋划,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综合考核。

    “初心燃梦,奋斗铸魂”——苏州大学2020年学生标兵宣讲团“宣讲周”活动闭幕式

    2

    二是重思想育新人,

    宣传教育有向度。

    立足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依托“铸魂逐梦”工程、东吴大讲坛等开展宣传教育。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用好融媒体建设特色网络教育资源。

    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晚会

    3

    三是重内涵建品牌,

    实践创新有亮度。

    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石榴花开 情溢东吴”等精品活动;依托“成长陪伴计划”等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帮扶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

    苏州大学辅导员“丹心”微党课评比决赛暨党史学习教育辅导员宣讲团成立仪式举行

    4

    四是重理论厚基础,

    理论探索有深度。

    组织专题研讨会、设专项课题,发表相关成果近40篇;成立苏州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心。

    举办“礼颂百年 青春向党”民族音乐会

    南通大学

    1

    坚定政治站位,

    提供坚强保障。

    学校党委专题研究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和统战工作例会,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统战条例专题学习会

    2

    建立联动机制,

    凝聚强大合力。

    与南通市统战、民宗等部门,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定期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协作。各单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与南通市委统战部、南通市民宗局多家单位联合发起静海讲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4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启动仪式

    3

    全面宣传引导,

    营造浓郁氛围。

    与新疆伊犁州伊宁县、青海海南州贵德县结成对子,通过研支团支教促进民族融合。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青年中国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全面实施,来自中西部蒙古族、白族、回族等12个民族的20名少数民族青年中国画创作人才参加培训。学校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全面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浓厚氛围。

    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协调会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紧扣主线,聚合力广宣传。细化工作方案,构建多维度、全覆盖的一体化推进机制,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常规教育与主题教育协同推进、线上线下同步融合的宣教格局。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我们的节日 · 端午”主题活动

    融合发展,强载体拓渠道。将实践活动与学校省级传统文化基地建设相融合,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及“籽籽同心”社团等新平台,实践基地群“规模效应”初显,组织开展“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20余项。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同心长廊

    务实创新,创品牌强实效。依托专业优势,打造“红石榴”工作室、民族区域特色电商直播间、“金种子”孵化平台等高质量特色品牌,开展京东电商直播助农少数民族专场等活动,精准服务,以务实成效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红石榴工作室—京东电商直播助农少数民族专场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三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

    1

    聚焦思想教育,

    筑牢“压舱石”。

    一是加强课程建设。以思政课程为关键点,另外开设校本课程。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红色基地、文博展陈等育人作用,打造“沉浸式”第二课堂,开展“四史五观”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新疆班师生畅游西游乐园 感受传统文化

    2

    聚焦文化建设,

    下好“先手棋”。

    以“党建+中华文化”为着力点,用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发挥宿舍宣传栏、校园广场等阵地作用集中展示新中国发展历程,讲好民族故事,开好民俗展览。

    瞻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3

    聚焦主题活动,

    激活“新引擎”。

    以重大纪念日为着力点,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传承红色基因”等红色主题活动,通过民族进步主题班会、先进典型宣传会,潜移默化中让团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篇章。

    组织学生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来源:统群处、文中各高校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编者按 去年 7月 教育厅 省委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