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游戏+蓝布”“数字+版画”……南邮这场实践活动让“非遗”有了“科技味”

    :2022年07月11日
    扬子晚报网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南通启东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由传媒与艺术学院与校大学生合唱团同学共同组成,在当地开设乡村非遗文化科普、振兴专题讲座,同时为乡...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赴南通启东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由传媒与艺术学院与校大学生合唱团同学共同组成,在当地开设乡村非遗文化科普、振兴专题讲座,同时为乡村人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艺术科技唱“渔歌”,蓝布文创进游戏,数字版画初体验等“视听盛宴”。系列活动扎实推动乡村艺术文化教育落实落地,助力乡村振兴,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赞。

    实践团在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启东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启东版画、蓝印花布、吕四渔歌的普及宣讲活动,充分展示科技的魔力。在为中学生们讲解蓝印花布时,实践团成员结合蓝印花布的特色和历史故事,运用平时学习的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知识,推出了一款跨媒体亲子非遗互动游戏盒,首创“非遗传承+绘本阅读+财贸桌游+亲子工坊”四位一体的游艺体系概念,加入动画交互展示,让中学生们体验蓝印之美。

    实践团渔歌组成员还利用科技手段赋予吕四渔歌新生机,让渔歌不仅仅作为“藏”在渔民中的古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走进大众的视野,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得到传承。

    此外,实践团版画组成员向同学们讲述了利用前沿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将传统的版画转化为数字资产的逻辑,向同学们展现了艺术科技赋能数字经济的实际案例。

    据悉,当地学生从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新颖形式中,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当地政府和企业观摩后也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教师、南邮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董燕娜,院团委书记朱晓萌表示,这次活动过后,团队会坚持传承南邮精神、讲好非遗故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南邮信息特色和学院数字媒体动画的专业特长,为传统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实习生  沙莎

    通讯员  黄舒淇  黄羿淳  黄小倩  施秋余

    校对 陶善工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近日 南京 邮电 大学 传媒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