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省内学校>正文

    捕跳跳鱼、抓螃蟹……盐城一高校10余名大学生走进黄沙港探寻海洋生物

    :2022年07月17日
    扬子晚报网

    “这有一只沙蚕!” 扬子晚报网7月17日讯(通讯员 王珂 见习记者 闫春旭)近日,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走进海洋生物,感受海洋魅力”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0余...

    “这有一只沙蚕!”

    扬子晚报网7月17日讯(通讯员 王珂 见习记者 闫春旭)近日,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走进海洋生物,感受海洋魅力”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0余名师生走进射阳黄沙港开始了采集、鉴定海洋底栖生物。一到黄沙港,大家就全副武装起来,撸起裤脚,带上防晒帽,拿起捕捞工具,走进了滩涂。

    该校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隋延鸣博士向同学们介绍了滩涂的形成以及它的生态环境,并介绍了基本的捕捞方式。他提到,盐城海岸线上有上千种的海洋底栖生物,如常见的螃蟹、沙蚕、海螺、鰕虎鱼等。在了解一些知识后,一行人带上自己的装备就向大海进军。

    社会实践小分队行动

    B海洋202班瞿彬彬抄网就抓起了跳跳鱼,跳跳鱼学名又叫弹涂鱼,是虾虎鱼科、弹涂鱼属的一种鱼类,常依靠发达的胸肌柄匍匐或跳跃于滩涂上,移动速度特别快,犹如一个弹跳运动员。瞿彬彬刚想动手去抓,它就已经跳远了。瞿彬彬来回挥网只捞起来一些水草,满头大汗却毫无收获。

    B生物202班韦轩见状过来帮忙,“彬彬,你在前面抓,我在后面堵。”同学们开始了一顿疯狂的“盲捕”操作,不看位置疯狂捕捞。第一轮捕捞过后,渔网里出现了两条“跳跳鱼”。随后,同学们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海滩上,专注于海上的细小生物。“啊,又抓到了!”B生物212班严青云是专业的“螺蟹收获者”,一会的工夫就收获满满。细细长长的中华拟蟹守螺,小小红红的绯拟沼螺,还有数只会挥舞着蟹钳的天津厚蟹。

    实践团成员过滤、采集样本

    “这可不是蚯蚓。”隋延鸣指着同学们手上细细长长的小东西说,“这是高蛋白的饵料生物——沙蚕。”在隋延鸣的指导下,同学用铁铲挖了两铲滩涂的土,用专用35目网筛进行细细的过滤,经过反复筛网,一条沙蚕从土里显现出来。“沙蚕头有腭,身体有两根短触手眼,各有疣足,用于移动。沙蚕是许多鱼虾蟹类的共同食物,可用于钓鱼的优良饵料。”隋老师说。

    “海生学院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将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谈到这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齐志涛告诉记者,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致力于培养服务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对 陶善工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这有 一只 扬子晚报 7月 17日讯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