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一向是最受关注的高考话题。它把握时代脉搏,体现大众视角,更代表评价导向。今年是“双减”后的第一次全国高考,全国甲卷要求考生以《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素材,结合自己的学习...
高考作文,一向是最受关注的高考话题。它把握时代脉搏,体现大众视角,更代表评价导向。今年是“双减”后的第一次全国高考,全国甲卷要求考生以《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素材,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注重积累,素养全面的考生洋洋洒洒,反之,则捉襟见肘,由此进一步指明了学校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双减”以来,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延续到课后服务时段——立足课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紧扣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载体。
课堂,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尽管学习的发生已不再是课堂的专属,但课堂仍是学校教育中师生对话的主阵地,需对不同学生的获得感保持高关注。
南京市栖霞区统一推行课后服务分时段的安排,其中,第一时段为分层辅导,第二时段为社团活动,均面向学生主体,提出具体要求。
在第一时段的作业指导课上,教师面向不同基础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学习薄弱学生疑惑解开,自信回归,保证了短者不短,促进了整体学业质量的提升。
分层辅导之后,是社团活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同学生多元智能中的优势智能有所差异,学习兴趣也有所不同。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通过开展种类多样的社团活动,让不同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让长者更长。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的拔节成长,为此,教育要让每一个个体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的“课后服务”课堂,将课后服务之前的时段的正确做法延续下来,关注所有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游离和掉队,让每一个学生学习和成长在场。
想加算减,让作业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载体
“双减”其中之一,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怎样在做减法的同时,还能收获做加法的功效,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探索的是一条从加法做起,想加算减的思路。
学校先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完整研读本学科课标、教材,引领教师以小学六年学习为一个整体,系统设计单元作业以及课时作业,编制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作业。
每一个学科都是立德树人的有益载体,都需要借助作业对课堂以及校内学习适时巩固和拓展,以助学生形成能力,提升素养。围绕这一目标,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各个学科,都基于学科特点,设计富有特色的作业。
学校以项目建设促内涵发展。围绕各级各类项目的研究与实践,组织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比如,有长线完成的“透过故事看数学”的阅读写作,有“爱眼防近我能行”的健康管理,还有,“科技生态我参与”的打卡活动,等等。
从加法做起,想加算减。加法是手段,减法是目标。对作业进行上述管理之后,减负成效彰显。
自2021-2022学年起,学生们的书包越来越轻,甚至还有学生放学以后,不再需要背书包回家。随着作业负担的减轻,学生的身体负担也随之减轻,一个一个活泼泼的金小读书郎快乐无比。
生命成长是教育的风景,量变引起质变也是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负担减轻是“双减”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闲暇增加了,为学生长出更多的居家闲暇时间。有的用以亲子共读;有的用以家务劳动;有的用以巧手制作;有的用以亲近自然;有的用以锻炼身体……从作业时间少下去的地方,长出更多的可能,推动着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素养提升。
机械、重复的作业被做减法之后,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变得轻盈起来,就连休息日,也向往飞回熟悉的校园。家长不解,但学生就是想法强烈。一个个可爱又倔强,让家长感慨不已,让老师欣慰不已。对学校的归属,体现人与环境的融洽,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面向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高考是一种评价。从评价可以看出包括课堂、作业等等在内的教育教学组成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双减”之后,更需我们提高意识,厘清由本溯源的行动路径。回顾已有做法,依托“双减”语境,当下以及未来更需关注课堂、作业等核心,辩证认识和把握加减之间关系,巧用转化,促进服务提质,助力“双减”落地。
为“双减”可持续,再适当做加法
“双减”推行以来,毋庸置疑,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为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关于“双减”还有这样的建议和考虑——
家长参与多一点。教育需要家校社协同发力,其中,目前家校共育已较成熟。课后服务在为家长排忧解难的同时,同样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
精品投入大一些。课后服务,在让学生作业校内完成成为共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特长,提升综合素养的机会。从传承经典文化,确立文化自信的高度出发,可通过加大投入,对该类型服务的正常提供予以人力和财力保障。
校本研修足一些。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双减”之后,为切实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先从加法做起,并且做加法的主体是教师,要求教师在师德师能方面都要提升。为此,教师必须通过教研为教学赋能。但是,“双减”以来,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延长,教师校本研修时间相应被缩短,因此,建议对教师的校内以及校外的研修要从时间上给与保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教育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征程中承担着奠基的使命。站在2021-2022学年的终点,更是2022-2023学年的起点,我们再思考为什么要“减”以及怎么去“减”,为双减工作的常态化推进,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最佳效果,进一步厘清努力方向,明晰行动路径。
未来,我们当继续踔厉奋发,贯彻大政方针,遵循教育规律,站在学生立场,换位家长思考,关注核心,促服务提质,想加算减,助“双减”工作落地落细。
南京市金陵小学 华 琴
点评:“双减”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这场改革正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格局的整体性变革。
从维护公平正义来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不能成为奢侈品,更不能让优质教育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专利”。
这场“双减”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一方面,让校外教育本身回归公益属性;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提供课后服务,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减少广大家长对校外教育的市场需求。形成学校教育以学科教育为主、校外教育以实践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新格局,建构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各归其位、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向忠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