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组织青年科研工作者代表走进北大荒建三江垦区等地,调研黑土地上作物生长情况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况,同时就地开展 “沉浸式”党课教育,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受邀做《赓续北大荒...
“此刻,我们站在这片孕育着希望、昭示着‘中国碗里装中国粮’的黑土地上,自豪南农‘响当当’的科研成果、不忘肩上‘沉甸甸’ 的使命担当!”日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组织青年科研工作者代表走进北大荒建三江垦区等地,调研黑土地上作物生长情况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况,同时就地开展 “沉浸式”党课教育,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受邀做《赓续北大荒精神,争做新时代“垦荒人”》主题微党课。
陈利根从使命担当、科技支撑、青年奋斗三个方面回顾了黑土地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发展历史,从荒地巨变、改革发展、粮食产出、青春奉献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北大荒精神。
他指出,赓续北大荒精神,要延续顶天立地的优良传统。顶天立地是南农人一贯的优良传统和鲜明标志,越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越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刻,南农人越是能挺身而出,以“北大荒七君子”为代表的南农人理应成为青年学习的楷模。新一代南农人要继续坚持顶天立地的底色,心怀家国、扎根大地,在奉献国家、服务人民中谱写“大学与大地”的新时代交响。
陈利根认为,赓续北大荒精神,要继续扛起南农人开拓创新的使命担当。120年来,南农人开创了不少“中国第一”的事业,新一代南农人要继续坚持开拓创新的风貌,激流勇进、勇立潮头,把追求卓越、创造一流作为奋斗的指针,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不断开创出新的辉煌。
陈利根强调,要继续发扬南农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新一代南农人要始终坚持强农报国的理想,把“为国为民”放在心中最神圣的位置,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交出南农人奋发有为的时代答卷。
党课中,陈利根结合学校历史发展与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新征程的时间点,为农学教师、农业科技工作者、学农青年指明了奋斗方向。务必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紧抓实,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培养人、造就人作为办学生命线,致力培养优秀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引导当代青年学子到农业农村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务必把农业科技创新抓紧抓实,鼓励教师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四个面向”,弘扬科学家精神,拿出一流科技成果着力破解农业“卡脖子”问题,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务必把成果落地成效抓紧抓实,探索产学研合作、农科教结合的新模式、新版本,切实贯通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强农兴农工程,在大地上见成果、在田野间见真章,让农业科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通讯员 孙小雯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